“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诗人孟浩然的笔下,是与友相约、举杯赏菊久别重聚的开怀欢悦,更是知已相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逸兴遄飞!
可是,如果——
当我们满怀喜悦地等待和迎候人生的某位重要人士,期待重逢时,却被突然告知——此人已一朝天人永隔,从此阴阳两别。
会是怎样的心情?
昨天王先生告诉我,他的师傅突发心梗,早晨六点多已离世,才不过54岁的年纪。
而他正想抽时间,提瓶好酒,和他的师傅喝上两盅。
说这话时,素日里早已淡漠寂然的他,双目间竟有清泪顺双颊垂下。
那种错愕、惊诧以及痛失憾恨终生的体验,相信哪个人都不愿经受。
但是,人生,并不因为谁的意愿而改变。
明天和意外,我们永不知道哪个先到来。
对于,我们想要看的人,想要做的事,总是安慰自己说:等我稍微闲些抽个时间,等我再过两天,等我再挣几年钱,等我赶个假期时间长点再……
于是,这些真的就只能一等再等,等等等……
等过了春燕归巢,等过了秋雁南飞,等过了夏荷碧碧,等过了冬雪皑皑……所有梦想幻化成泡影,而我们想见的那些人,想做的那些事,还只是停留在我们的念叨声里或梦中。
我们以为父母双亲虽已年迈,但仍可以抵日月峥嵘。
我们以为,能守住岁月天朗月清,就有机会衣锦归乡、光耀门楣;
却不知霜雪经年,双亲早已华发悄生。
他们蹒跚的步履和佝偻的身影已跟不上我们驰骋的疆域。
再回首时,惧由心生——最是怕“子欲养,而亲不在”。
人生天地间,生离死别本无常。
当我们一心想要飞的高、飞的远时,不妨停下来歇歇脚,感受下生活当下之美。
也许缓下来的节奏,除了让心更易倾听内心的声音,也更能找寻生而为人之要义。
慢人生并不是蹉跎和荒废。
生而为人,已属不易。苍茫尘世,一个人来,一个人去。在这浩渺如粟的尘世,相遇了,携手一程,冀望相逢能给彼此带来光亮。
《西游记》里一心求道取经的唐僧面对女儿国王的盛情,曾说:“如有来生……”
女儿国国王却说:“我只要今生,不求来世。”
今生如不能相惜,下一世的重逢,已不敢奢望。今生能相知珍重,便不枉万丈红尘倾身一场。
爱情如是,亲情、友情,亦如此。
世间一切情与事,莫等闲。人生几多重阳日,是否还堪就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