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坦诚与勇敢——读《无声告白》所感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是《无声告白》封面上的一句话,也是莉迪亚以生命换来家中其他人也许明白也许尚未明白的一件事情,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莉迪亚是谁?莉迪亚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美国人的蓝眼睛和父亲中国人的黑头发,母亲玛丽琳相信她可以实现自己未能达成的医生梦;父亲詹姆斯相信她可以不像他一样被人排斥,有着好的人际关系、不错的朋友;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在她的光芒下,若隐形人般存在。

这是本不错的书,坦诚讲。作者故事讲得不错,重要的是,仔细思索一下,你会发现,其实它并不只是一个故事,它是生活,活生生的在我们身上上演,并一代代的循环。

读完一直在思索,杀死莉迪亚的凶手是谁?是玛丽琳和詹姆斯不恰当的教育?是盟友内斯的远走背叛?是她还没成熟健康的心理?

不是,都不是。杀死她的是意外,莉迪亚其实足够勇敢。她是在醒悟自己并不能承担起他人人生或期望时,终于决定坦诚面对自己时,意外溺亡了(虽然她半夜一个人跑去克服恐惧学游泳怎么看怎么像自杀)。我想作者之所以安排她死亡,一则是因为“至痛至醒悟”,唯有代价惨重,疼痛入骨,人才能学会反省,正视错误;二来是因为毕竟是小说,故事总要有个吸引人的开头或可以落幕的结尾。倘若她的醒悟在白天,倘若她真的幸运到入水就无师自通学会游泳,或者她内心畏惧的不是水,而别的什么不致于威胁生命的,那结局肯定不一样。

敢于坦诚面对自己的人是勇敢的,莉迪亚是勇敢的,而我们多数人都是胆怯的,胆怯到不敢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自己热爱的人生、甚至承认自己的胆怯。我们习惯以各种形式隐藏自己的胆怯,譬如以父母的期望、世俗的言语、他人的评价……

我们因为胆怯选择了世人眼中最安全的人生活法,然而,对人生却埋着巨大的隐患。倘若,我们如旧时那些信息闭塞的人一般不曾思考,只一心信奉人生不过如此也就罢了;但是,假若那关于人生本就如此的信仰一旦动摇,那些因胆怯而跟着世俗言语堆砌的生活,便很容易坍塌。

只是在今天,信息凌乱的让人应接不暇,每个行业都英雄辈出,时事变幻的让人招架不及,关于美满人生,众说纷云,谁敢保证,此刻我们还信奉的美满人生形式,下一刻还是这般模样?倘若,有一天我们背叛自己选择的世俗认可的美满人生被世俗抛弃时,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更重要的是,我们心里那些渴望的、恐惧的……我们总以为只要压制着不在意就会消失的,并不是我们忽略就不会成长。它早就在心里扎了根,一点点影响我们生活。要么你坦诚面对,听从召唤,一路朝它奔去;要么你忍受着它时不时跳出来干扰一下你的生活,忍受到自己麻木的感受不到为止;要么有一天它压抑太过直接反作用打破所有现状。

重要的是心,不是形式。你总要对自己足够坦诚,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勇敢的不怕路上所有的枯燥烦闷困难委屈沮丧波折,才能由心而发、心甘情愿的,担起自己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大抵是一个没有任何悬念、没有任何转折,平淡地仿佛一眼就可以看到结局的故事。但越是这样的故事,越是值得一看。因为它...
    吴玉纯阅读 2,060评论 1 5
  • 帮你读书系列《无声告白》 全书15万字,本文5300字,帮你节省阅读时间10小时 《无声告白》是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
    fe3654babd41阅读 2,170评论 1 5
  • 这破键盘出厂只有wasd和方向键有灯,印字又是深蓝色的,一到晚上啥字也看不见,所以有了加灯的决心。 就这样,对键盘...
    八哥带你飞阅读 2,071评论 0 1
  • 风儿轻轻划过脸庞; 惺忪的睡眼泛着泪光 静默的梧桐树不曾言语 却被风儿道破了 那尘封已久的过去 你说一切不该这样;...
    诗少年阅读 22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