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卷-我们的“被需要” 感

      人活着,对生活是有需求与追求的。在不断实现个人的需求时,人又会因为社会的交接而产生“被需要”感。在“需要”与“被需要”间,人证明了自己的存在感与价值感而感到满足。

      低头族的“被需要”感。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的发展,4G、5G时代的到来,社会低头族越来越多。你可以在过马路等红绿灯时发现低头族;也可以在乘坐电梯时发现低头族;甚至在图书馆,也可以发现有这么一部分人,一手抱着书,一手拿着手机不亦乐乎地低头刷刷刷。他们看上去好像很忙的样子,总是低着头,闷不吭声地“日理万机”。他们到底在忙什么呢?如果你细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无非是微博,朋友圈……记得曾经看到有一个摄影大赛,第一名获奖的作品是一个小女孩在地铁上刷手机,这样看起来当然很普通。但是摄影师巧妙利用光线,只有小女孩她整个人是有色彩的,地铁上的周围人全部都是阴影。她好像是一个外星人,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但她好像又有自己的世界,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我想,获奖的原因有一部分大概是因为反映了现在社会的通病吧。说实话,在我看来,有这么一部分人确实是因为等待的无聊而去“刷时间”的。还有存在的一部分人,可能是因为“被手机需要”,用手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以及价值感。当你一个人孤零零去等车、去吃饭时,旁边的人有说有笑的,你感到孤独与被忽视而去寻求“被手机需要”,来证明你很忙;当你面向走来一位不是很熟又不想打招呼,不打招呼又觉得不好的人时,你选择“被手机需要”,来避免这个尴尬。大概,低头族也有他们自己的“被需要”感,来体现自己的存在。

    大学毕业生的“被需要”感。作为大学毕业的毕业生们,各个都踌躇满志,蠢蠢欲动,摩拳擦掌,想在社会一展拳脚。他们认为自己是校园理论知识掌握者,被社会需要;他们认为自己是朝阳,拥有青春与活力,被社会需要。他们需要被社会认可,被社会接纳,不断在实习中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他们又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偶尔迷茫。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认为“存在即合理”,总有需要我的地方。正是这种被需要感,支撑使他们在社会、在生活的历练中,不断成长,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就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都会产生“需要”感与“被需要”感。正是这两种感觉,促使我们不断努力奋斗,勇往直前,努力证明自己。不管是证明自己的存在还是自己的价值,希望我们都能积极向上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人人讨厌不确定。 当一个女孩不断问一个男孩:你爱我吗?这意味着什么? 当然,女孩在寻找着确定性。可是当这个男孩...
    瑞田学习力阅读 1,091评论 9 19
  • 小时候 最喜欢扎的发式是麻花辫 简洁而俏皮 那是童年的味道是被爱包围着的温暖 少年时最爱麻花辫素净而清纯享受头发被...
    马西亚阅读 420评论 0 2
  • -01- 昨天翻微博,看到我曾经发的一张动图。 其实我不是陈晓的粉丝,微博平时也很少追星,分享的都是大都是我的生活...
    Nico尼可阅读 4,928评论 4 57
  • 这是一级标题 这是二级标题 这是三级标题 这是四级标题 这是五级标题 这是六级标题 这是加粗的文字这是倾斜的文字这...
    丿公瑾阅读 217评论 0 0
  • 我在旷野中看到一株枯树,树下有一个老人,头发胡须都白了,并且长得不成样子,衣服也一堆碎片。我问:你在这里做什么?等...
    常非常K阅读 361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