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第几次看《本杰明.巴顿奇事》(又译“返老还童”),再次含泪看完。
我不是影评家,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它没有什么汽车追逐,无敌英雄,就是几场床戏也并不露骨,不过我就是很喜欢。
第一次看着电影是十多年前,看刚大学毕业不久,当时只觉得题材新奇,主角演技精彩。
这次看,已经人到中年,生活与工作让我有了一些疲态。再看着电影,越发觉得它的出彩。
首先是它的节奏,虽然也有很热闹的场景,但整体来说,它是舒缓的,也许因为男主一出生就是个老人,还在养老院长大,连他的说话都是缓慢的,但这个是这样细细道来的故事让人很放松。
也许是看了几次了,我这么粗枝大叶的人也看到了更多的细节。
比如那只蜂鸟。蜂鸟是船长身上的一个纹身,在俄罗斯酒吧里他讲过蜂鸟的故事,最后说蜂鸟翅膀扇动的形状是8字型,代表了永恒。
后来在战争中船长不幸去世,本杰明在纪念船长时,看到一只正真的蜂鸟,他说那是第一次在海上看到了蜂鸟,那之前和之后都没有再看到过。
这只蜂鸟在剧终时,暴风雨袭击下的黛西病房的窗外又出现。
蜂鸟两次出现都有人死去,可是它却代表着永恒。
还车站里的那只逆行的时钟,在电影一开始就出现了,是一个盲人想念战争中的儿子,希望时间可以逆流而亲手打造的。
电影最后,车站换上了一个正常的电子钟,那只逆行钟被扔在了杂物间的地上,仍然坚持逆向转动,直到暴风雨带来的洪水将它完全浸泡。
像这样精心设计的小呼应比比皆是。不过我觉得最大的设计就是,本杰明与黛西正逆的人生的反复交集。
本杰明一出生就被父亲抛弃,在养老院长大,在黛西五十岁时被带到养老院,他们得以相似。
之后各有境遇,直到他们人到中年,两人的生活才再次交集,那时他们样貌和内心的年龄都达到了一致,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直到孩子的出生,本杰明害怕自己越来越年轻会带给孩子不好的影响,决然离去。
再到后来,本杰明逐渐失去记忆,回到养老院,黛西也搬进去照顾他,两人再次交集,只是样貌和年龄都掉了一个个。
人生终究有尽头,无论正向逆向,也逃不出这轮回。居中黛西劝本杰明说,我们终将穿上纸尿布,虽说是戏言,倒也是事实。
我一无所有的来,两手空空地去,慢慢得到,又终将失去。我们不用纠结时光的易失,主动做自己想要的成为的人,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