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

《邻居》这本书在2023年出版的时候,曾经推广度拉满,所以在我打开这个故事之前,我已经知道了故事的全部情节。作为一本悬疑小说,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谜底,但是当我带着谜底去读的时候,依然觉得这本书也太精彩了吧,让我欲罢不能。

这是一个让人非常窒息的故事。开篇是一个灭门惨案的审判,一家三口都被残忍杀害,唯一的幸存者是这家人的邻居武内。案发当天,他正在这家做客,所以他的背后被金属球狠狠砸伤,武内说因为在遭遇袭击时死命用双手护住头部才躲过了一劫。但是根据案件的重重疑点,武内被警方列为嫌疑人,并且提送上了法庭。

梶间勋是这场案件的法官,秉持着谨慎性的原则,最终他宣判了武内无罪释放。多年后,梶间勋与武内偶遇,并且产生了频繁的接触,最终武内竟然成为了他的邻居。武内的热情似乎超出了邻里间的界限,他渗入到梶间勋家的方方面面,从赠送礼物、礼金,到照顾老人,关心夫人。接着,各种偶然发生的事情,带着蹊跷,让这家人原本平静的生活一时之间掀起了重重波澜。

作者叙述的精妙之处在于层层推进的细节,他细致地描写每一件琐事,每一丝情感的波动,就像你时刻感受到一把刀即将落下,那种紧张感裹挟着你,并且越收越紧。武内是偏执的精神病患者,他会倾其所有对你友善,毫不吝啬金钱和时间,并且全身心依附在这层关系上,越缠越紧。当被依附者产生了厌倦或者怀疑,便会让武内受伤,失望,进而产生杀意。

对于武内的性格设定是整个故事展开的根基,但是更让我触动的是书中关于日本死刑法的探讨。在第一次面对武内的案件时,法官梶间勋宣判无罪,很大程度上是逃避宣判死刑。甚至在后面一个有可能面临宣判死刑的案件之前,法官梶间勋选择了提前退休,也不愿意做出死刑宣判。他的观点是,“社会整体被视作一个巨大的生物,哪怕切除了不好的部分,它也不会变成强壮健康的生物。最重要的其实是生命力。所谓生命力,就是自净能力和再生能力。让罪犯悔过自新就是一种途径。”从内心而言,他会害怕自己的双手沾上了血污,或者裁断有误而不能挽回,所以逃避做出如此沉重的决断。

我一直认为在国家的司法体系下,做出各种判决是清晰明了的。或者说,在我们粗浅的认知中,杀人就应该偿命。但是,从法官的角度,或者是国家立法的角度,对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量刑的空间,我也进行了从来没有过的思考。法官、律师、检察官,这些维持社会公义的角色,也是人类,也许会有情感波动,甚至会有失偏颇。关于启发思考的本身,比故事更加有趣,期待这个作家其他的作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