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作业二——积极语言
A1:我的真实经历
2016年初(时间),在各个外卖平台兴起的时候,餐厅决定增加外卖项目,包括总厨和前厅经理在内的管理层都对这个项目持观望态度,但老总坚持认为餐厅有必要增加这个促销渠道,由于我对创业的热情被老总任命为外卖项目负责人(起因)。我(行为主体)一开始也热情高涨,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才发现困难重重,厨房认为临时到来的外卖会影响他们的操作,前厅也以人手不足配合不力(场景)。此时的我也以“大家都不愿意干,我也没办法”作自我安慰,消极的语言不断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关键行为),最终这个项目勉强维持一年左右便没有继续下去(行为结果)。
反思:
判断:在这个项目中时常涌现的消极语言:
1、大家都不愿意配合(我是被动的,被他人影响的)
2、他们肯定不会干的(替别人做决定,并没有真正去了解别人的真实想法或者没有去和别人探讨原因)
修正:如果重新换做积极的思维方式,我会采用以下语言:
1、我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大家
2、我愿意去了解——
A2:目标
一、场景和缘由:后期餐厅转型会开展新的项目,我们几个留守人员也会各自承担相应的功能。新的项目前途未卜,但团队成员多运用积极的思维方式。多用积极的语言沟通,对整个项目的推动是必要的。
二、我的目标:
明确性:锻炼自己将消极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克服掉,转换成积极的语言和思维方式。
可衡量:每天记录自己的消极语言和转换结果
可实现:参考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积极的语言风格,每天锻炼
相关性:只有采用积极的语言和别人交流,才能影响到团队的情绪。
期 限:1个月内
三、我的行动计划:
1、识别消极语言——比如:1、这件事情弄的我焦头烂额;2、我有什么办法呢?3、怎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2、转化为积极语言——将上述语言转化为:1、我一定想办法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大家一起找出解决方案。2、我先想办法这样去做,如果不行,我再换一种方法试一下。3、我成长的机会到了,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我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3、举一反三——同类场景学会使用积极语言。比如:新的项目遇到瓶颈的时候,大家的士气比较低落时,我会和大家说:考验我们的大家时候到来了,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先把所有的问题集中起来,一件件去完成,一定会有突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