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1、

        我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因为是读书让我的人生变得不一样。

        现在回想起来,我13岁之前的生命都是在“混沌”中度过的,那时候的我,自卑、内向、不爱说话,对未来没有任何的期许和想象。成绩一直是中等水平,不上不下,也没有什么朋友。

        这一切不仅源于成长环境,更主要的是因为我在13岁之前没有见过任何课本之外的书。

        小时候家里很穷,祖上也不是什么“书香门第”类的家庭,家族里也从来没有出现过高学历的人,父亲也只有初中学历,母亲没上过几天学。所以在我们家除了一本母亲用来夹鞋样的《棉花种植技术》,再也找不到一本真正的书了。就是这仅有的一本书还是父亲当年做村里的棉花技术员时留下的。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家里唯一的一次买书,是因为大姐小学考初中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考初中还需要靠成绩。父亲为了让大姐能够顺利的考上初中,专程带着大姐去镇上买了一本类似于《小学生知识手册》的书。印象里父亲去买书时的情境是那样的正式,像家里的一件大事。这也让我体会到,对于我们那样的家境而言,买书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2、

          我人生中买的第一本书是巴金的《家、春、秋》

          初中二年级,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就是在这一年打开我阅读的大门。

           那是我人生当中第一个对我产生影响的语文老师,以往的老师只是一味的要求我们写作业,而他从第一次晚自习课就要求我们,把所用的作业的都收起来,把课外书拿出来读。

           课外书,对于我们那样一个穷乡僻壤的中学来说,并不多见。能从抽屉里拿出一两本小说和杂志的学生,一定是家境极好的了。我自然是没有的,也就是那一刻开始,我把自己的生活费省出一部分来买书,那时候,整个镇子上除了一家即将关门的新华书店门市部,再找不到一家卖书的地方,庆幸的是,学校有一个老师开了一个小书店,书不多,而且都是盗版印刷的那种,所以价格都比较便宜。我在他那里买的第一本书就是巴金的《家》《春》《秋》合订本。只花我6块钱。

          读《家、春、秋》让真正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对于喜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我几乎每天都会到小书店里徘徊半天,看看又进了什么新书,同时也盘算着怎么省吃俭用才能买到想要的书,就是在这样一个小书店里,我买过《三国演义》、《儒林外史》、《鲁迅全集》、《飞狐外传》和二十几本过期的杂志。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我开始变得自信、开朗、健谈了许多。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多美好的想象,甚至定下要成为一个作家的梦想。也是在这一年,我参加学校举办的作文比赛获得了二等奖。

       3、

          因为读书,我开始变得与众不同。

          上了高中以后,因为县城买书的便利条件,再加零用钱增多。我买了大量的书来读。

          读《平凡的世界》,让我的内心获得了一种莫名的力量,孙少平那种在苦难的生活中一直向上的精神不断的给我力量,有一段时间因为生活费紧张(买书花掉了),尝试过连续一周每天只吃一顿午饭的生活,我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这算什么,孙少平当年一天吃两个黑高粱馍馍都过了。”

          读北大怪才余杰的《冰与火》,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何其伟大,从他的文字也让我明白,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一切并不是只是我们看到的那样,我开始试着去发现事物背后的东西,也尝试着写了无数篇愤世嫉俗的杂文。

            读徐志摩和汪国真的诗集,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汉字语言的韵律美,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爱上了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也写下过上百首的诗歌。其中一首我最喜欢的就是抒发我内心感受的,题目叫做《如果明天我还是我》,写在这里让大家鉴赏:

我一直在心念着 / 我还是我

尽管山高了 / 满山还是遍体的荒

河水奔腾着用浑浊 / 发着埋怨

那许多幼稚的云   /  也变作苍老的雪

我流泪着重复着说了许多年 /  我还是我

也许天会变  / 太阳还会是那一个圆

也许一切都会变  /  我抱着梦看向明天

如果明天我还是我  /  你可以笑我的穷困

而我还是站着   /  绝不跪着走向金钱里面

如果明天我还是我

你可以笑/我不知所谓的执着  /  只要我还是我

如果明天我还是我  / 你可以笑我的一切

请别笑我梦里的那一片天  /  和我梦里的世界

       4、

        读书,让我成为今天的自己

        上大学之后,我读了更多历史类和社科类的杂书,想法变得更加务实和理性。因为有大量阅读沉淀,我的表达能力大学期间一直是碾压众人的状态,所以很快就成为了学院的演讲与口才协会的负责人,并且连续三年组织策划学校的辩论赛和演讲比赛。

         大学毕业以后,很多同学都从事了相对稳定的工作,我却从做销售,转岗到做企划,然后做营销管理。这都得益于我通过大量的阅读练就的超强理解力和自学能力。

          也是因为读书,我从大西北的边陲城市来到北京,就可以迅速的融入环境。并且不会感到有丝毫的吃力。为了能够进入互联网行业,我仅用了3月个的时间学习研究弄懂了新媒体运营的关键逻辑,同时在半年内形成自己的一套社群营销的玩法。

          如今,回首这一路读书的经历,我只想说,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命运。至少,它改变了我。

(备注:今天是我1500天成长挑战】的第三天,刘乙了2017年7月24日)

希望每一个喜欢本文的朋友,能够给我留下一句评论,谢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