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活在当下”,我们一定不陌生。简简单单四个字,它或是出现在某个名人的访谈里,或是在某篇心灵鸡汤文里,又或是从某人嘴里亲口听到。时至今日,你听到或看到它的频率或许已与日俱增。那么,“活在当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它是否具有深层次的含义?
断舍离、极简主义 = “活在当下”
我曾经撰文提到过断舍离、极简主义(还有本质主义),其本质一样的。它们都是将多线性的时间线转换为单一的时间线,专注于“现在(或当下)”;把自己安放于现在,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从而获得一种“专注力”。它们外在的表现是通过(拥有)“少”而已。
这种“专注力”就是一种人生的优化论,它能提升人生的质量。所以,断舍离、极简主义的基石即是活在当下,其核心即是优化你的人生,提升你的人生质量。
举个例子。我很喜欢一个词——“食事”(日文意为吃饭)。把吃饭当成一件事情来做,而不是理所当然的对待。只有安心专心的对待一件事,你才能把它做好。专心吃饭,能让你好好感知食物的味道,享受天赐的这副皮囊带来的身体快感,提升幸福感。同时,对待你的食物,要有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这样食物被你吃下去,也能完成它的使命,功成身退。
活在当下,可以使你的人生过的更有活力和品质。在《精力管理》中,书中所说的“全情投入”即是活在当下,即是一种专注力。这种专注力能使你的人生更有精力和有质量。
我们难道不是都活在当下吗?
我们不仅仅是能够活在现在,而且是可以活在过去和未来的。虽然不是以肉体为实体的形式活在过去或未来。但是我们的确可以在想要的时候(抑或情不自禁使然)穿梭于过去和未来。而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实现,只因我们有了“Mind”(意识、思绪、心智 )。我们的意识能够超越时间、跨越地域,带领我们“去往”任何想要去的“地方”。
我们的意识看似是无所不能的,却依然是受限的。它永远受限于两个东西,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已知的世界。假如时间不存在,一切将不复存在。因此我们永远是时间的囚徒。我们的意识所能触及之处永远是建立在我们已知的事物之上的,有了这个前提,意识才得以顺利的发挥它的神奇。因为有了限制,才有自由。
人自从有了意识,就注定了被“二元性”粘得越来越牢固。生命的时间线从单一性转变为多线性——从活在当下的时间线转变为既活在当下,又活在过去和未来的时间线。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同时活在这三个时间线里。时间线互相缠绕,模糊不清。烦恼即是从——我们的意识不愿意待在当下——的那一瞬间开始了。人从此就成了烦恼的宿主,“二元性”的囚徒。
深层次的“活在当下” = 与“二元性”对抗
佛家说,“小我”使人烦恼,所以人要超越二元性的束缚,拥抱“大我”。“小我”就是受二元性限制的思绪之波,为了摆脱它,人需要关注呼吸(我认为呼吸是人体最小限度的二元性活动,这就是坐禅的来由)、关注当下、仍掉思维。只有摆脱思维,这样人才能最终回归“大我”,获得平静和解脱。
二元性,简单说来就是我们的万千思绪。摆脱思维对于普罗大众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莫如说是十分困难的。就连僧人和尚们也需要靠坐禅的形式入定,而且(虽然有个人差别)需要长年累月的坚持坐禅,才有可能进入某种境界。
活在当下,简单的来说,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不分心。这样一来,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就与二元性性的设定“远离”了一步。也许只是短暂的远离,但其结果是使人宽慰的。通过短暂的与二元性远离,我们便短暂的与烦恼远离,因此我们短暂的变得“快乐”了。当我们把“活在当下”当成一种习惯并培养它,我们便将“快乐”的时间拉长了,与烦恼远离的时间相应的也越来越久了。当然,理论上是这样。
然而事实是,人很难保持专注于单一的事物上,同时讽刺的是,人又很难同时专注于多项事物。真正的要与二元性本身对抗,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几乎是难以做到的(那几乎要泯灭思维或人性,因为人不能没有思维)。那是修佛、修禅之类的人的工作。但是退而求其次,佛教、禅宗等理论的衍生物却可以拿来借鉴,由此我们便得以在“第二位”与二元性对抗了。修佛/修禅的人告诉你“打坐时打坐、砍柴时看柴、打水时打水、吃饭时吃饭”。茶道宗师千利休亦言“须知茶道无非是烧水点茶”(千利休认为佛之教便是茶之本意)。这些都是以“活在当下”来对抗二元性的例子。所以,无论是佛修、禅修、茶道、断舍离、极简主义、本质主义……
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种手段或工具,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即帮助人养成“活在当下”的习惯。
另外,当今世界发展越来越飞速、信息爆炸泛滥成灾、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焦虑、不安、和不快乐,我们的生命质量变得前所未有的单薄。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断舍离、极简主义开始流行的原因之一。我想,这就是某种平衡吧。人只有在失去某种东西的时候,才会去珍视它、才会明白它的宝贵、才会去想办法补救。
“活在当下” = 幸福 ?
做到“活在当下”是否就能够幸福?遗憾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见仁见智”。这便是人作为“意志”(或意识)的生命所特有的本质之一。佛教从根本上说是帮人解决烦恼的一门学问。至于解决了烦恼之后的是否能得到幸福和快乐,我的答案是不知道,也许最终“定夺者”还是当事人自身。如果当事人虔诚并坚信佛教能帮他解决了烦恼之后能带来幸福,那么他最终也许就能抵达幸福。不妨套用一个“句子”——God only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只救自救之人)。这个句子只在一种情况下才成立,那就是当事人自己认同(或“假定”)自己是能被拯救的,即承认拯救与被拯救的这种假设关系。所以很大程度上,事物都是建立在某种假定之上,假使没有这种前提,事物恐怕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生活方式是种价值观,但它从根本上也是一种假定,因为你打心里认为这种方式是你得到快乐(或幸福)的入口。反过来,(这世上当然有相反的情况),一定也有人认为与之对立的生活方式能通往幸福。(例如,断舍离、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对立即是囤积的生活方式。)
所以很大程度上,主宰人的也许并不是事物,而是人自身。因为,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人自身(也只能是人自身),而一切问题的解决之道亦在于人自身。解铃还须系铃人。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有一套自己的“法则”。如果你的宇宙是信仰活在当下即得幸福的法则,那么你就是幸福的。如此而已。
最后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这样一段话:“因为我既不生活在过去,也不生活在未来,我只有现在,它才是我感兴趣的。如果你能永远停留在现在,那你将是最幸福的人。你会发现沙漠里有生命,发现天空中有星星,发现士兵们打仗是因为战争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是一个节日,是一场盛大的庆典。因为生活永远是,也仅仅是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一刻。”
所以,为什么不安住于当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