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提起陈胜吴广,联想到的一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光听原来的历史老师讲到这个事件,就觉得这真是一个壮举。
陈胜从小就算是一个有宏大志向的人,给别人佣耕还不忘了自己的鸿鹄之志。
正是因为要实现这鸿鹄之志,陈胜成功了。我认为关于陈胜成功,有以下几点:
1.陈胜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组织能力,胆量和才能。
2.陈胜选择的时机好。在当时秦二世暴政的时代,大家都很迷信牛鬼蛇神之类的,于是陈胜就在一只专门的鱼肚里装了一张纸条,写上“陈胜王”,还让吴广大半夜的学狐狸叫“大楚兴”;还让吴广激怒军官,然后并杀二尉,获取了士兵们的心;因为当时人民对扶苏的死感到不甘,对项燕的离去感到悲伤,所以陈胜利用他们的名号,自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正好就获取了民众们的心。这时,陈胜吴广就成功发动了起义,揭竿而起,还说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话。
但是事前准备工作做得再好,事情的过程依然要像事前工作一样,瞻前顾后才能真正的成功。
陈胜抗秦扛了六个月,最后不负众望的以失败告终。
我为什么说是不负众望的以失败告终?我觉得首先考虑的应该跟他的身份有极大的关系。原因如下:
陈胜是草根出生,没读过多少书,虽然有组织能力,但是领导能力不值一提,再者军队也是未经训练的农民,并没有实战经验,没有相应的策略,不输才怪;陈胜才成立起义军没多少时间,就因赢了一次,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然后就自己立国号为张楚,自己立为陈胜王(我们可以用官方一点的语言来说:这就是农民阶级小农思想,又一点钱财就陷于花天酒地的遐想);还有一个挺重要的点,就是陈胜偏心,让家里的亲戚,心腹之类的当官,大失兵心;陈胜还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他富贵了,小时候与他同乡的朋友来探望他,只因小时候陈胜说过:“苟富贵,无相忘。”可是,陈胜却把他杀了,不过陈胜把他杀了也对,如果留着他,他把这件事传出去,陈胜的脸可不就只是疼一下了。
其实陈胜吴广这次起义有一点是应该考虑到的,当时刚建完长城,不管是士兵还是百姓,一定都是身心俱疲,不过最后也无妨了。他们的起义也让我们明白了,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才能,用优点填补缺点并发扬自己的优点,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
然后当时的秦,应该算的上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为陈胜吴广的风波影响到了刘邦和项羽,他们又成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