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好久,今天总算能踏上罗浮山的路!
起初计划9月去,想着借教师节能免费入园,没成想那阵周末总被雨天、台风“搅局”;昨天都备好茶水干粮了,又因家里突发急事担搁。好在国庆假期已是第5天,高速早没了初期的拥堵,错峰出行一路顺畅,也算圆了这份期待。
说来也巧,罗浮山离广州明明很近,总觉得“随时能去”,反倒把它落在了出游清单外,每次都往远地方跑。如今终于出发,只盼能在山里撞见些与众不同的景致。
以前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名山都不在广东,出游前也没怎么做好旅游攻略,以为罗浮山与番禺莲花山、南海西樵山差不多。来了,才知道罗浮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简单介绍一下,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不仅山势巍峨、自然风光秀丽,还融合了道教与佛教文化,历史中留下过不少文人隐士的足迹。景区里除了我们之后看到的东江纵队纪念馆,其实还有冲虚古观、朱明洞天等人文景点,不过我们这次目标明确——直奔山巅。
待买好门票踏入景区,我马上被里面的风光吸引。一进景区,不远就是白莲湖,白莲湖湖边的高大的树木树叶倒映在水中,景色很美。我们刚沿着湖边走了没多久,湖中心的音乐喷泉便映入眼帘,看着水流随旋律起伏。我不禁猜想,若是到了晚上,灯光与喷泉、湖水相映,定会更加迷人。
担心时间不够爬山,我们没多停留,沿着山道一路往前,直奔索道站。原以为坐索道能省些脚力,没成想上了索道之后,要去鹰嘴岩、飞云顶这些核心景点,仍要走很长一段满是阶梯的山路。更让我意想不到是,从索道下来时,海拔才几百米,而若想真正登顶飞云顶,其海拔足足有1296米,这才懂了罗浮山“高”的分量。当我走到半山腰,指示牌我才走到海拔720M,如果登上飞云顶还要走3700米,至少还要走3小时。我心里顿时有点灰心了,望着前方蜿蜒的山路,实在没把握自己到底能不能顺利爬上顶去。
尤其走到好汉坡时,我更是被眼前的景象震住——那331级阶梯又直又陡,一眼望不到头,当时心里反复打鼓,忍不住怀疑自己还能否继续往前走。可既然都走到这了,也不想轻易放弃,便咬着牙,一步一步慢慢往上登。
穿过鹰嘴岩、闯过好汉坡,当我走到分水坳驿站,指示牌显示——上了飞云顶还要约走一小时20分。而从这里开始全是凹凸不平的石头山路了。我们看看时间,觉得还能继续往前攀登,眼看目的地越来越近,心里越激动了。
就这样,走走停停,越走越累,可当真正站在山顶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山间的风裹着草木的清香扑在脸上,远处的山峦叠着淡雾连成一片,脚下的阶梯缩成细细的线条藏在林间,连之前见过的景区湖泊,都成了山坳里一颗透亮的小水珠,这份开阔与清爽,比任何慰藉都实在,只剩满满的成就感。
到了下山的时候,节奏就明显比上山快多了,双腿仿佛卸去了“登顶压力”,我几乎是半跑着往下走,没多久便回到了山脚。
如今回想这场罗浮山之行,从初遇时惊叹景区之阔,到登山时纠结能否坚持,再到登顶后沉醉风光之美,每一段经历都鲜活难忘。原来有些风景,总要熬过爬坡的累,才能真正遇见,这大概就是爬山最特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