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翻滚吧肿瘤君。想说,熊顿的人生观真的和我很像,如果我得了癌症,应该也是如她一样的心态吧。
题目:假如得了癌症,我将如何对待。
看过很多有癌症出现的影视作品。国内电视剧作品的现实家长里短,或国外电影中的洒脱自由自在。作为自诩各类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融合得高的我,觉得这两方面的处理都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想到要处理的是自己的心态,其次是父母,最后是遗愿。
就癌症的程度,确定想要继续治疗还是索性放弃治疗去感受世界。这里只讨论治疗效果未必好,不如花有限的时间和金钱去感受的情况。
对我来说,不知怎么,好像并不怎么害怕死亡。前二十一年的人生还算顺利,父母非常爱我并且很支持,家境不富裕但还算小康,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让我乐观积极,学业有坎坷但还算常人看来也算跻身名府,友人有交心有玩乐相处的都很快乐,当下的时刻都在享受并没有什么非常遗憾的事。经历过的都觉得值得,得到的都赶到感恩,对未来的未知保持恰好的期待,即使死亡,也相信身边也会有人还记得自己曾活过。
所以现在的想法是,既然每一分每一秒都实实在在地活着,未来便是一张慢慢翻开的书卷,每一页都新鲜而精彩,每多看一页都因为是馈赠而感恩,怎么会要求更多,又为什么要怕死亡呢。如果真的死亡在前方,那么更好好好活好每一秒,没有时间浪费去恐慌。
关于父母,我觉得培养出乐观的子女,对父母来说可以说是一种骄傲,对子女自己来说也是难得的先天馈赠。因为这不仅关乎父母的性格,经济水平,家庭情况,还取决于子女变化莫测的成长环境。我自认还算乐观,感谢这种性格,这让人生简单了许多。
如果我得了癌症,父母方面,首先我期望是我来通知他们,因为人们在首次接受消息时的方式决定了第一印象和判断,我希望能够把控好节奏,定下基调。和他们说我的人生观,理性乐观的分析情况,疏导并且影响他们。接下来,循序渐进否定掉几个父母可能会有的传统思路,比如,“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残酷的说辞,告诉他们人生无常须尽欢,以及没有我的世界里他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和心态继续快乐生活。虽然觉得可能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情况,但是由我来做疏导工作肯定是效果最好。最后是关于后事,物质方面让父母进行安置,比如养老保险,还在世的时候看到这些被妥当安置后才会放心,交代好好友和亲戚要对父母进行照顾。除了陪伴,能做的大概也只有这么多。
最后一步当然是遗愿清单。与其那钱去续质量并不高的生存时间,不如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个想到哪儿说到哪。
*跟父母和朋友去世界旅行(多看世界的同时多相处)
*蹦极
*经历一场互相的crush(真的不会觉得会非常遗憾但经历过也好)
*表白
*练好ukulele录一首歌
*给重要的每个人录一段视频
*每天发表一篇日志记录最好还有配画(考虑死后发表盈利给父母)
*给父母录每年的赠言视频到他们百年
*构思自己的葬礼
*换发型
*未完待续
说下葬礼。我其实不喜欢庆祝。前两天思哥发了一条这样的朋友圈:
——我就是特别怕别人等,听到特意为我准备的我就诚惶诚恐。我就是个飘忽不定的人,一会这么想,一会那么想。所以我最怕的就是庆祝,无论是过节日还是过生日,我只想顺其自然。
后半句还有,不过后面的我并不认同,对前半句却是极为认同的。不管是生日,还是所谓的祝贺庆祝,凡是以我为中心主题的都觉得很抗拒,不晓得是因为不知如何处理这种别人的热情而尴尬,还是因为觉得事情在别人手中掌控而觉得没有安全感,又或者是有点害怕别人对我的看法与我自己期待的有心理落差而索性不要去尝试感受。总之,没有的话可能会微弱失望,却也真的不想庆祝这种事情真的发生。所以我也挺怕过生日的。不过如果是自己葬礼,我想我也应该是会自己想策划让自己的葬礼special的那一卦,甚至除了新意和快乐之外,也会插入小小的感动环节或者放个感人大招。这种心态其实有点小自私,除了期望死后给别人留下之前的印象,还期望能走的让大家快乐,最后,也很期望能让别人一直记得自己曾经的存在。
其实经常怀疑自己身体是否有问题,腋下,腹部,总觉得自己有点疑神疑鬼。今天想下载Day One可是电脑账号一直验证不了,研究了半小时后作罢。明天开始早起,stick to the schedule。
总之好好的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