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
1、对于感情,技术是硬邦邦的东西,要的是结果的确定性,是或否。体现在人身上显得缺乏人情味,在专业上的确定性越强,在需要模糊表达感情,沟通方面就越弱,很多专家显得“孤僻”“冷漠”“不近人情”。
2.厚积薄发.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发挥,都是低于正常水平的,因为心情不好,因为环境的影响,因为………总有很多干扰因素存在。能正常表达出真实实力的已经是牛人,更不用谈超常发挥。
假设正常情况下只能发挥自身实力的三成,那么提高水平的有效方法就是要有足够多的积累,提高基础水平,即便发挥三成也能远超出正常人水平。
3.知行合一。理论的高度很难提高,又很容易提高,真实的理解很难,而知道获得又太容易。
如今想来应试教育的教科书不是死板的没有用处,而是一堆教育专家在面对全国这个培育整体时想到的能做的最好的教材,翻开数学物理,纯纯的干货,多少伟人智慧的结晶,一本书从头到尾都是高密度的结晶,翻开语文,选文都是具有文学代表的精华。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多多少人能体会其中的悲伤之情,更让人悲伤的是,人老了终于明白了其中道理,后悔不已的告诉孩子,而孩子没有相对应的人生经历,很不认同,然后肝肠寸断,等孩子老了,再后悔的告诉孩子的孩子……以至于让这句话流传千年。
反向思考,能经历时间检验流传下来的东西,为什么还能存在?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