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去看《我不是潘金莲》,完全因为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看到一段冯小刚的独白,所有人都认为,冯小刚完全可以找比范冰冰演技更棒,更为纯熟的演员来挑大梁,冯小刚是这样回应他们的,原话记不清了,大致意思是,“那些演技好的演员能演好我的电影,这和我有什么关系,你们都说范冰冰演技烂我就偏要用她,她还能演的好,这才证明是我的本事”。
李雪莲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
旁人看来她是告状四处碰壁的小白菜;
秦玉河看来她是生性淫贱的潘金莲,
自己看自己她是满腹冤屈的窦娥;
县长郑重说“我去会会这个潘金莲”;
市长马文彬说“我去看看这个小白菜......
真的是世面见的太少,这部电影颠覆了我对于电影画面视觉呈现幕型的固有观念------圆幕电影?!还是圆幕、方幕、以及正常的假宽幕来回转换,冯导“不走寻常路”的风格是让人敬佩的,放眼当下导演界,谁还敢当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得不说,整部影片淡淡复古褪色黄的做旧色调,青山、石桥、缓水、竹排、枝杈肆意蜿蜒的古树、永远也下不停的细雨、木门木窗的二层小楼、四面不遮风的茅草牛棚、秦玉河的新婚喜字、郑重以手抚头的惆怅姿态、李雪莲的尖头斗笠、王公道的腊肉火腿......圆幕搭配这每一幅画面,随便截取哪一帧,都充满了南方冷冬的潮腻与浓浓的市井烟火气息。
观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导演选择这种构图的方式意欲何为?回来也翻看了不少影评,有的说圆幕就是为了体现李雪莲的一个“冤”字恰合主题;有的说为了让观众产生窥视他人生活的既视感;回来想想,我对这些观点的赞同感并不饱满,似乎感觉还是差了那么点火候,于是沿着影片故事线从到到尾捋了一遍,两次圆幕转方幕,都是在李雪莲,两次放弃打官司念头的时候出现的转换,这让我想起清代一部小说,李汝珍的《镜花缘》,书中唐敖、林之洋一众游历的世界充都满了荒诞、离奇,恰如李雪莲执着打官司那段日子里的鸡飞狗跳,于是我把圆幕理解为一面圆镜,镜子中李雪莲的官司之路无疑是一场虚幻的旅程,记得大学专业课第一堂课,老师解读什么是“新闻”时说,“大人物的小事件,小人物的大事件,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要牢牢把握受众的猎奇心态。圆幕中的李雪莲以及几位和他对戏的老戏骨们,分分钟都在制造如“新闻人咬狗”般的爆炸点,这些点可以是“李雪莲以“和你干那事”为交换条件让老胡帮她杀人,当老胡坚定的觉得杀一人换“干那事”值!的时候,却被她李雪莲从包里掏出一份杀人名单硬生生吓怂了”;可以是“秦玉河当着众人说李雪莲是潘金莲时,路人甲看不过眼拉了秦玉河一把,却被他狠狠得一甩手”;可以是“前任县长史惟闵被热粥猛泼一身后还对司机说注意态度”;可以是“赵大头偷进李雪莲房间被发现后,从容的说是找酵母发面第二天要炸油条”;可以是“王公道跟在李雪莲身后大表姐叫的殷勤,却在县长问及时,哈哈大笑说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可以是“贾聪明自以为奇招出奇效后对县长露出志在必得的那抹笑意”;可以是“李雪莲砸向赵大头的暖水瓶”;甚至可以是“马市长亲自切得那一片片腊肠”......这些点无一不满足着我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低级趣味”,当李雪莲先后两次放下告状的执念时,这折腾的生活也终于从镜子中跳出来,归于真实,一地鸡毛、满桌蒜皮。
再来说说李雪莲这个人物,为了丈夫秦玉河能够分到单位的福利房,主动提出假离婚,谁知秦玉河假戏真做,同李雪莲扯了离婚证后,转身和别人又结了婚,还当着众人说她是潘金莲,李雪莲执着于内心的憋屈与冤枉,从开始的买凶杀夫到后期的年年告状。由于当时的离婚程序完全合法,因此各级领导都不愿和她过多纠缠,更不愿为她翻案,于是她从乡镇县开始逐级告状一路告到了北京人代会,大多数影评都说李雪莲“愚昧法盲”、“自己先骗人却无法容忍被人骗”、“偷鸡不成蚀把米”、“自作自受”......现在说说我的观点,以中国的法律来讲,只要双方不受胁迫自愿离婚,法律才管不着,你离婚的真实原因,通过离婚再复婚的方式多获得一套房,走的都是正规法律流程,从何而来李雪莲欺骗政府一说?李雪莲哪里有错?要错也是错在,她没有提前做好风险评估,整个流程中最无法管控的部分-----人!出了纰漏,秦玉河欺骗了李雪莲,法律到头来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却无法约束人的心灵,迷之尴尬无法说清,李雪莲被骗的合情合理。从物种基因中的“利己”性角度再来考虑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同时具备主动实施欺骗与被动抵御欺骗的本领,两下交锋中,任你巧舌如簧,骗场老千,我自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几百回合下来,骗不了我,是你敬师不到;被你骗了,是我学艺不精!双方你情我愿,结果完全取决于各自功力深浅。防不胜防受了骗,想方设法追回损失,不考虑道德与法律约束的话,这一串连锁本能反应也没有错,那么李雪莲发现被秦玉河骗了感情,想要走法律程序,平心头怒火,除胸中怨气的做法,怎么着就入不了各位的眼呢?我心中李雪莲是个斗士!
范爷在李雪莲的人物塑造上,还是有些瑕疵,一口做作的福普话,略显浮夸,锥子网红脸也有违和感,让人总是跳戏,难以企及巩俐的秋菊,甚至比不上赵薇的李红琴,但我还是被她一个瞬间的表演打动了,在永安县大小领导们的围追堵截之下,李雪莲像脖翎炸起的斗鸡般奋起反抗,抵死不从,当县长郑重说出秦玉河意外死亡的消息时,李雪莲瞬间眼神涣散,斗志全无,呼之欲出的泪水,一脸茫然懵B的表情,加之导演将这一冲突的发生地巧妙地安排在了集贸市场的干果调料铺前,酸甜苦辣咸,这个中滋味恐怕连李雪莲自己也辨不清楚了吧!电影结尾旁白说,许多年过去了,当李雪莲听到有人笑着说起她告状的事儿时,她竟然也会跟着说笑,平静的好像是在说别人家的事一样......我有想哭的欲望,时间,磨掉你一切的棱角,你曾以为永远翻不了的篇儿,都翻过去了,你曾以为逼到你窒息的痛,也都麻木了,嗨!这就是日子,多么的美好,多么的该死......
最后说一个细节吧,电影一开始,一直在下雨,李雪莲带着腊肉、香油,坐着竹筏去王公道家,竹筏靠岸后,李雪莲弯腰用手拂去香油桶盖上的雨水后,才提起桶上了岸,个人感觉 ,如果先提起桶,然后随意抖动下桶身,甩甩雨水,这样会更显自然些吧。会去看《我不是潘金莲》,完全因为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看到一段冯小刚的独白,所有人都认为,冯小刚完全可以找比范冰冰演技更棒,更为纯熟的演员来挑大梁,冯小刚是这样回应他们的,原话记不清了,大致意思是,“那些演技好的演员能演好我的电影,这和我有什么关系,你们都说范冰冰演技烂我就偏要用她,她还能演的好,这才证明是我的本事”。
李雪莲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
旁人看来她是告状四处碰壁的小白菜;
秦玉河看来她是生性淫贱的潘金莲,
自己看自己她是满腹冤屈的窦娥;
县长郑重说“我去会会这个潘金莲”;
市长马文彬说“我去看看这个小白菜......
真的是世面见的太少,这部电影颠覆了我对于电影画面视觉呈现幕型的固有观念------圆幕电影?!还是圆幕、方幕、以及正常的假宽幕来回转换,冯导“不走寻常路”的风格是让人敬佩的,放眼当下导演界,谁还敢当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得不说,整部影片淡淡复古褪色黄的做旧色调,青山、石桥、缓水、竹排、枝杈肆意蜿蜒的古树、永远也下不停的细雨、木门木窗的二层小楼、四面不遮风的茅草牛棚、秦玉河的新婚喜字、郑重以手抚头的惆怅姿态、李雪莲的尖头斗笠、王公道的腊肉火腿......圆幕搭配这每一幅画面,随便截取哪一帧,都充满了南方冷冬的潮腻与浓浓的市井烟火气息。
观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导演选择这种构图的方式意欲何为?回来也翻看了不少影评,有的说圆幕就是为了体现李雪莲的一个“冤”字恰合主题;有的说为了让观众产生窥视他人生活的既视感;回来想想,我对这些观点的赞同感并不饱满,似乎感觉还是差了那么点火候,于是沿着影片故事线从到到尾捋了一遍,两次圆幕转方幕,都是在李雪莲,两次放弃打官司念头的时候出现的转换,这让我想起清代一部小说,李汝珍的《镜花缘》,书中唐敖、林之洋一众游历的世界充都满了荒诞、离奇,恰如李雪莲执着打官司那段日子里的鸡飞狗跳,于是我把圆幕理解为一面圆镜,镜子中李雪莲的官司之路无疑是一场虚幻的旅程,记得大学专业课第一堂课,老师解读什么是“新闻”时说,“大人物的小事件,小人物的大事件,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要牢牢把握受众的猎奇心态。圆幕中的李雪莲以及几位和他对戏的老戏骨们,分分钟都在制造如“新闻人咬狗”般的爆炸点,这些点可以是“李雪莲以“和你干那事”为交换条件让老胡帮她杀人,当老胡坚定的觉得杀一人换“干那事”值!的时候,却被她李雪莲从包里掏出一份杀人名单硬生生吓怂了”;可以是“秦玉河当着众人说李雪莲是潘金莲时,路人甲看不过眼拉了秦玉河一把,却被他狠狠得一甩手”;可以是“前任县长史惟闵被热粥猛泼一身后还对司机说注意态度”;可以是“赵大头偷进李雪莲房间被发现后,从容的说是找酵母发面第二天要炸油条”;可以是“王公道跟在李雪莲身后大表姐叫的殷勤,却在县长问及时,哈哈大笑说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可以是“贾聪明自以为奇招出奇效后对县长露出志在必得的那抹笑意”;可以是“李雪莲砸向赵大头的暖水瓶”;甚至可以是“马市长亲自切得那一片片腊肠”......这些点无一不满足着我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低级趣味”,当李雪莲先后两次放下告状的执念时,这折腾的生活也终于从镜子中跳出来,归于真实,一地鸡毛、满桌蒜皮。
再来说说李雪莲这个人物,为了丈夫秦玉河能够分到单位的福利房,主动提出假离婚,谁知秦玉河假戏真做,同李雪莲扯了离婚证后,转身和别人又结了婚,还当着众人说她是潘金莲,李雪莲执着于内心的憋屈与冤枉,从开始的买凶杀夫到后期的年年告状。由于当时的离婚程序完全合法,因此各级领导都不愿和她过多纠缠,更不愿为她翻案,于是她从乡镇县开始逐级告状一路告到了北京人代会,大多数影评都说李雪莲“愚昧法盲”、“自己先骗人却无法容忍被人骗”、“偷鸡不成蚀把米”、“自作自受”......现在说说我的观点,以中国的法律来讲,只要双方不受胁迫自愿离婚,法律才管不着,你离婚的真实原因,通过离婚再复婚的方式多获得一套房,走的都是正规法律流程,从何而来李雪莲欺骗政府一说?李雪莲哪里有错?要错也是错在,她没有提前做好风险评估,整个流程中最无法管控的部分-----人!出了纰漏,秦玉河欺骗了李雪莲,法律到头来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却无法约束人的心灵,迷之尴尬无法说清,李雪莲被骗的合情合理。从物种基因中的“利己”性角度再来考虑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同时具备主动实施欺骗与被动抵御欺骗的本领,两下交锋中,任你巧舌如簧,骗场老千,我自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几百回合下来,骗不了我,是你敬师不到;被你骗了,是我学艺不精!双方你情我愿,结果完全取决于各自功力深浅。防不胜防受了骗,想方设法追回损失,不考虑道德与法律约束的话,这一串连锁本能反应也没有错,那么李雪莲发现被秦玉河骗了感情,想要走法律程序,平心头怒火,除胸中怨气的做法,怎么着就入不了各位的眼呢?我心中李雪莲是个斗士!
范爷在李雪莲的人物塑造上,还是有些瑕疵,一口做作的福普话,略显浮夸,锥子网红脸也有违和感,让人总是跳戏,难以企及巩俐的秋菊,甚至比不上赵薇的李红琴,但我还是被她一个瞬间的表演打动了,在永安县大小领导们的围追堵截之下,李雪莲像脖翎炸起的斗鸡般奋起反抗,抵死不从,当县长郑重说出秦玉河意外死亡的消息时,李雪莲瞬间眼神涣散,斗志全无,呼之欲出的泪水,一脸茫然懵B的表情,加之导演将这一冲突的发生地巧妙地安排在了集贸市场的干果调料铺前,酸甜苦辣咸,这个中滋味恐怕连李雪莲自己也辨不清楚了吧!电影结尾旁白说,许多年过去了,当李雪莲听到有人笑着说起她告状的事儿时,她竟然也会跟着说笑,平静的好像是在说别人家的事一样......我有想哭的欲望,时间,磨掉你一切的棱角,你曾以为永远翻不了的篇儿,都翻过去了,你曾以为逼到你窒息的痛,也都麻木了,嗨!这就是日子,多么的美好,多么的该死......
最后说一个细节吧,电影一开始,一直在下雨,李雪莲带着腊肉、香油,坐着竹筏去王公道家,竹筏靠岸后,李雪莲弯腰用手拂去香油桶盖上的雨水后,才提起桶上了岸,个人感觉 ,如果先提起桶,然后随意抖动下桶身,甩甩雨水,这样会更显自然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