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精进|我与脑图的故事

日精进17/21——不精进,就出局

一.初遇:

记得第一次听到“脑图”这个词是在高一:一位英语培训老师给我们讲解知识点,中途问我们:“会画脑图吗?”脑图?这是什么东西?是大脑结构图吗?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我心中充满疑惑与好奇。随后老师结合知识点为我们会了一张图,并希望我们学会画脑图,这样可以梳理知识点,对我们是极大的便利。我看了看,心想:这不就是树状图嘛,一些线,加上一些文字,这么就叫“脑图”了,它有那么神奇吗?

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留在我的记忆里,相比与干燥的文字记录,喜欢画画的我便更倾向于用脑图。不过,高中时期的我并没有持续使用它。

百度释义: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树状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陪伴:

大学时,思维导图一直陪伴着我。大数据与云计算课程结束,我使用它总结课程知识:4A大大笔记本,1到2面便是一章节知识,12面便把内容记完。特别开心与自豪。

大一,一次清明节的集训营,“思维导图”再次飘过我的耳边,东西出现的多了便会引起人强大的好奇与兴趣。脑图这么重要?它这么便利吗?那么多人都在用。有接触过它的我,再也按耐不住了,决定持续使用脑图学习。可是,我那时只会简单的手绘:线条,文字。看着别人精美的脑图(手绘,软件制作的都有),自己也想如此。

不段寻找着软件制作思维导图,挑来选去,手机使用:思维导图app(方便);电脑上下载了另两种软件。

但我制作脑图还是很简单的制作:不同颜色,线条,文字。

比如下图:(手机制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精进:

最近听到,看到与思维导图的相关的内容越来越度。发现:别人的都好精美,最重要的一点是真正的帮助梳理知识点。

作为思维导图爱好者,我决定精进它。把它当成我的强有力的“武器”。

注册了公众号,粗略定位:思维导图相关内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