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82

图片发自简书App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可信之话不必以为美,必定不巧善,花言巧语必定不可信。善于辩论者不辩自明,拼命维护对错之人必定不是辩论高手。真正懂的人一定博大精深,广博之人未必真懂。

        圣人不为自己积累什么东西,既然一切都是为了世人,自己就愈发拥有了;既然一切都给了世人,自己就愈发丰富了。

          上天之道,有利于天下,而不加害于天下。圣人之道,是为了世人,而不与世人相争。

        《道德经》最后一章说到信、辩、博、得,这是一个行为上的阐述,也就是所有的道必定落实到具体生活中,才是真实之道,否则必定是知识而已,难以谓之道。

          一切的成果现实,必定来源于具体事件上的感受和认知,客观呈现,不落情绪中。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行为所为,透过行为背后就能看到信念点在于利己还是利人。如果是利人必定不需要展示自己的本意,自然流布就好;如果是利己必定会时刻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方向在哪儿?能量就在哪儿!

        一切为了证明的知识只是工具而已,一切为了应用的知识就是价值所谓。《道德经》收篇收的如此踏实,真是道真自然成,一切都是刚刚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