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场感冒,应该是病毒,但检查却什么都没有,就这样一种看不见的病毒,18天未锻炼,14天未更新。
终于好了起来,周六一早5公里,确是有大病初愈之感,跑步时总觉得身体是空灵的,与大地的每一处接触都不如以往那般踏实;按照运动的建议充分休息,周日傍晚再跑6公里,熟悉的感觉才如约而至,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
对身体有了越来越强烈的感知,科学也好,检测也罢,你是否舒服、或者哪里不舒服,最清晰的感知主体莫过于你自己,很多病株已经不是医疗手段可以检测并控制,当然绝无排斥医院和药物的想法,只是觉得健康更多地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医生手里。
45岁的年龄,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一年,决定更好地做自己,相信自己,接洽自己。
更好地做自己,不是做更好的自己。过往的这么多年,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曾经引领自己不懈奋斗的脚步,总是觉得身边的很多人那么优秀,向往、模仿、追逐,始终步履不停地奔赴。但其实,现实中的自己也已经足够优秀,足够值得信任,能抗得起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能按自己曾经想要的样子在京城立足生存,能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中不断体会到向好的感觉,这已经是很棒的自己。
目标多高算上限,远方多远是终点,其实,回到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情上:如何爱过、如何活过,如何放下。
放下,更好地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聆听自己身体的声音,是一种心流的幸福感。越来越强烈感受到自己的内在,新的一年,要更好地做自己,因为那个自己已经值得托付,足够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