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我有幸看到自己当年入党时候写的自传,摘抄一部分告慰一下自己的大学时光。
大一的生活依旧单纯快乐,从班级包饺子,组织游园活动,庆祝个人生日到元旦晚会,烛光谈心,生活虽不紧张但还热闹,记得那时同学给我起的外号"五能";即能吃,能睡、能学、 能干、能玩。不管是班级的、学院的活动我都积极参加,没想过得失,应该说目的性不强, 即盲目地努力。
大一的功课少,使我养成了阅读课外书的习惯。我自认为杂家,但真正引起我兴趣的是一些富有哲理的,带有时代气息的文章、小说或者是精典名著、人物传记。每读一本书我就接受到一种人生观,看到行走在作家笔下的平凡人和不平凡人的经历。高尔基说得好:"爱书吧 它是你知识的源泉!"也许正是在读书这样的潜移默化当中,我的思想得到了真正的提高。对于“求学”, 对于"生活",对于"朋友",对于"人生"我都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我变得文静而爱思考了。
大二的生活面对的是熟悉了的校园,熟悉了的生活方式,一切都无法再让人感觉新鲜、激动、热烈。一种强烈的独立感震憾着我,使我猛然间意识到自己是个大人了。二十岁,在法律上早已是有完全民事往为能力的人了,那我该怎么立身于这个社会呢?
如果看过王沫著的《青春之歌》一书的人,也许不会忘记女主人公林道静,她就是从被压迫者,然后在进步书籍和进步人士的带动下,一步步走上革命道路的。她的思在进步知识、理论的熏陶下慢慢走向成熟的。我觉得,我和她的思想发展有些雷同。
大一、大二我依旧没有放弃我的爱好,画笔依旧拿着,而且大学的宣传工作比较正规,这样边工作边学习,也感觉“受益匪浅”。但干这种工作的时候就不向以前那样主观了,更多的是互相协作,互相学习,所以充实感自然不如从前,心里有了隐隐的失落。
学习一直不敢懈待,但再也不象初、高中那样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了,好象阻力重重,提高层次,提高效率,提高领悟力看来是当务之急。
没有人来指点是我最苦恼的事,这时候我是那么的怀念以前教过我的老师,多希望此时帮我一把,但,大学的学习就是这样:需要独立完成的多,需要独立思考的多,需要独立查找资料解决的多。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那种"填鸭式"的教学,而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也把它归结到"独立"人的一方面素质。
大二的思索应该是我成长中值得记念的时期,它带给我"独立"这一概念的火种,使我整个人再不是盲目地参加社团活动,再不是盲目地早起早睡,每天练习素描的线条,我认识到了原来我这一切都是有目的,是无形中形成的良好习惯。
如今想起当时的看法和想法还觉得单纯幼稚、可笑,觉得其中空洞的说教成分很大,观点和看法不稳定,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
不知不觉,踏入工大校门两年多了,如今我已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了,被一年级的学生称之为大姐姐那一族里的人了,那我又成熟在哪里呢?
也许是现在职务变了吧,我常常不止一次地陷入迷惘和困惑当中,我有时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的目标是否现实。我开始注意别人的成功,我开始不断地进行思想斗争,新念头不断地涌现,但也不断地被自己推翻,思维处在动荡不定的状态。
当然,这种状况也非一日之寒,主要是我受某种风气的影响,走出了校门,走向了社会, 做了些力所能及但颇费体力的工作,所有以前那些天真的想法都荡然无存了。甚至觉得自己一向自认为高尚的﹣﹣知识在社会当中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什么T型知识结构,什么高科技人才,还不如权力、地位、金钱来的实惠。社会上传唱"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蛋的,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
这些杂七杂八的想法不时地困扰着我,学习不再如以往卖力,注意力不再如以往那样集中,热情之火在我身上再也找不到了,我这是怎么了?难道我就这样懒懒散散地度过还有一年多的校园生活吗?
不,这不是我的性格,那我的出路在哪里?
记得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佛教有大乘,有小乘,大乘难求,但劳而有功,小乘易行,却难以普渡众生。看来定志向是最重要的。
这一次选择可能很吃力,这一次选择可能就是我一生的追求。
积极、进取是我作人的准则,多才多艺而不失古灵动,愉悦这是我追求的目标。希望我只是暂时丢失了我的航标,希望迷途的我不久会找到正确的航向,扬帆起航……
入党是我最大的心愿,希望在这积极、先进的集体里焕发自已的青春!希望党能给我指明前进的方向,希望我能成一名真正的党员!
希望归希望,既然我能有激情的昨天,那么我也会有绚烂的今天和同样美好的明天,路就在我的脚下。汪国真《热爱生命》中写的好“不要想是否能要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不要想前方的道路是坎坷还是泥泞,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不知道背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1995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