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总是忧喜参半,喜的是宝宝长大了可以自己学着走路啦,忧的是孩子磕着了碰着了怎么办?也因为这种两难局面而产生了一个问题,孩子跌倒了我们做父母的该怎么办,扶还是不扶?
这原本应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心疼孩子就去扶一下,想要锻炼孩子就让他自己起来,可是偏偏如此简单的问题,却在中国八零九零的父母之中引发了很多争论。
1.扶吧,孩子小,摔倒了容易磕磕碰碰。
扶是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必然结果,同时孩子这个时候需要心理上精神上的安慰,更何况孩子真要是摔疼了,不去扶他的话那可就太冷漠了,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也做不出这么无情冷漠的事情。
有时候扶孩子,其实是在给孩子以身作则让他知道关心弱势群体,否则将来孩子长大了遇见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他可能会想“反正他自己能够挺过去。爸爸妈妈小时候就是这么对我的,我可以他肯定也行”。
于是持这种观点的人便找到了道德上的制高点,凭借这种“合情合理”的理由,冷漠的看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如果大家都持这种态度不去帮助别人,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可怕!
2.不扶,要让孩子从小学会自立。
我们做父母的其实在内心里,是希望孩子从小就学会坚强、独立,摔倒了懂得要靠自己力量重新站起来,因为我们这些父母是不可能跟着孩子一辈子的,即使有幸能够多陪孩子我们也未必能够有力量有能力帮助孩子。
对孩子的爱未必一定要是宠爱,有时候也需要放手。如果爸爸妈妈们素来对孩子的小磕小碰泰然处之,那么孩子多半到最后都会自己爬起来接着去玩。这种形式的放手,不仅能够激起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有加有利于培养处事的自信和自主能力,也不会变相纵容孩子的依赖和娇气的个性。
扶或者不扶,想必大家都有了自己的主张,但是我们也要保持一定的尺度,切莫期望太高要求太过苛刻。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的爸爸妈妈便是自己的天.当天都“不管不顾”自己的时候,孩子的心理难免会产生那种绝望气馁的情绪。
而扶好孩子,为的就是可以减少孩子受到的伤害,也有利于减低孩子对父母的一种误会 ,毕竟太过泰然自若,会让孩子以为自己的爸爸妈妈不喜欢不爱他了。
孩子如果还太小了,一般是不可能理解自己父母的良苦用心的,所以应当在他适当年纪能够独立思考的时候,再去做这样类似的教育。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忽略孩子内心里面的安全感,而孩子的安全感基本都是来源于自己的父母。
我们做父母的可以不去搀扶,但也不要忘记孩子也有可能不会自己起来。如果想要“不扶”,那就不要忘记考虑一下自己孩子的性格,因为人和人始终是不一样的。我们也不可能确定我们这样的方法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就能够适用和奏效,因人而议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