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幸福在哪里------2 外婆家、小堂姐

        也许是自己有了孩子缘故,看了不少育儿相关书籍,同时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的书,明白了童年的创伤对幼儿的影响。自己的内向,不善于交谈,等等也许都是童年的创伤潜意识化的存在。现在很多时候总是会去回想过去,总能依稀回忆起一些依稀的片段。

      书上说,小孩子不会记得三岁之前的事情。个人并不太认同这种说法。在我记忆里有两件事情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件事应该是自己还很小的时候,应该还不会走路吧,而且是个炎热的夏天,推算下来估计应该是半岁左右。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父母生气还是怎么回事儿(长大后的见闻猜测),年轻的母亲带着我去外婆家。外婆家是另外一个镇的村子,从我家到外婆家的路并不是十分顺畅,到出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外婆家的村子被一条东西走向公路从中穿过,路北侧有一个小池塘,夏天的时候里面会长些莲藕水草,也有些小鱼。路南边只有两户人家,据说当时修路时候是钉子户不愿网北边挪,公路边就从他们后面绕了过去。那次去没住几天,白天在那玩就挺好的,但是一到晚上我就会哭,不记得当时哭的原因是什么,也许是害怕,也许是想家。当时实在哭的没辙了,外婆抱着我,我躺在外婆怀里,四处晃悠,也许晃悠过很多地方,而今唯一记着的确实路南侧的那家小卖部,地方不大,小柜台挺高的,但印象最深的是小卖部墙上贴的漂亮的画。

      另一件事儿大概是不太会走路刚学会走路,只能扶着墙勉强走几步。虽然记不清当时的季节,只记得当时自己很兴奋,兴奋自己看到了大堂姐,我们两个扶着墙根,相互喊着对方的名字。说是大堂姐其实也只比我大10天,而且关系也算是有点远,堂姐的爷爷跟我爷爷是同一个爷爷。我们俩家住的比较近,算是在一个胡同里,只不过大堂姐家的大门朝着一条南北的马路,而我家在胡同的尽头。说是胡同,其实加上大堂姐家这个胡同里也就三户人家。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个小院。90年代的时候院墙基本上都是红砖砌的,墙根会堆砌些石头作为墙根,一般都不会特别高大概都在三四十公分高度,那是刚回走的路时候扶着墙刚刚好。

        这件事应该是我记忆里还残存的最早的记忆了,这件事儿跟自己父母也说过,他们都表示很诧异,说那么小的时候的事儿怎么可能记得了,也许这就是三岁前最深刻的记忆了。这应该是算是一件幸福的事儿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