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大意是说,《尚书.康诰》曰:“天命不是固定不可改变的。”好的君主就能得到天命,不好的君主就会失去天命。《楚书》说:“楚国没有财宝,做好事才是我们楚国的财宝。”逃亡的晋国公子的舅舅狐偃说:“我们逃亡的公子没有财宝,只有对同宗人的感情联系是他的财宝。”《尚书.秦誓》秦穆公说:“我假若有那么一个大臣,朴实真纯,不假装有别的本领,心性淡然寡欲,豁达大度能包容一切。看见别人有才能,就像他自己有那种才能一般,看见别人英俊聪明,心里喜爱,不但能像从他的口里称赞的一样,而且确实能够容纳贤才,就将是一个能辅佐国家的人,他会保护我的子孙和黎民百姓。假若这个大臣,别人有才能,就妒忌和憎恨,别人俊美聪明,就设法压抑使之不能发达,实在不能容纳人,他就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黎民百姓,这样的人对国家是很危险的。”
断断续续,又把本段文字读完,才发觉不愧为大学教材真的说明了“厚德载物”的真谛。“积善人家必有余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修身养性兴家立业,同宗同族相互维系,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恰如古人爱民如子,江山永固,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带头人,都是需要“德性”是前提,修身养性立人之本、成家前提、兴业之基。
作为助手、团队成员也理应如此。古代为人臣子上下级、现代人同伴伙伴担当、下属都是一个道理——心性朴实,心胸豁达,容他人之长礼贤下士任人唯贤,才会大家合作共赢共同进步成长。若是心气狭窄,心量轻巧,嫉妒人才打压嫉贤妒能心术不正,势必无所事事一事不成。你我他(她),都需要实实在在的修行,踏踏实实的践行,不折不扣去执行。
亲贤臣,远小人,大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