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间歇性踌躇满志,习惯性混吃等死的人?或者说你自己就是这类人?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像成功人士那样保持持续性的努力,不断突破自己追求卓越人生?我一直都在为自己不够努力,不会时间管理而苦恼,但是当我读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以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懒惰和拖延。
小时候写作业就拖拖拉拉,基本上课堂作业我总是最后一个完成,而考试也经常会有做不完试题的情况,因此我经常被老师家长批评做事太磨蹭。而这个刻板印象也一直伴着我成长,为了证明我也是可以有很高效率的,我渐渐习惯把所有的任务拖到deadline才开始,这样我就可以应付式地快速完成任务。虽然完成的质量也非常不尽人意,但是我却非常满足这种追求速度的快感。在我的思维定式里我想要快,但只有当马上要收作业时我才能快,所以自己非常依赖外部的压力催促我加快速度。但是这种拖到快要到截止时期的快有用吗?我不过是为自己的考试没考好找的借口罢了。我拖延的问题并不在于效率,而以更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依然可能没用。因为我的精神不够独立,过于依赖外部环境,我需要由内而外的成长。
最近每天上网课,除了每天要听的网课,作业更多了。这个老师布置一篇论文那个老师布置一篇读书笔记,还有之前没有看完的网课没有补完的笔记,我陷入了无尽的焦虑。明明积攒了特别多的任务,但是完全不想去完成。毕竟,homework是不可数名次。每次刚想去行动,脑海里一堆待完成的任务清单。那么多没有完成的任务在我的关注圈,给我带来无尽的焦虑。而我当下可以完成的一个小任务就在自己的影响圈啊!我是不是可以只关注自己的影响圈然后开始行动,今天只需要尽力完成今天的任务,不去想还有多少没完成,停止抱怨任务繁多复杂,一天一天慢慢来总有一天会完成吧!
柯维说:我对生命的一种最深刻的感悟就是要完成最渴望的目标,战胜最艰巨的挑战。回头看看我对自己设定的目标,年目标已经是最长远的,并且也是根据外部要求制定的。而我从来没有一个以终为始的目标,没有想过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以至于我一直都是被外部事物推着走,永远忙碌于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充满着被动与迷茫。你有没有一个说起来会特别激动的梦想?我不断地问自己。当我想到我要帮助一万个人成长让他们学会幸福的时候,我激动得都快要跳起来。这就要求我不断练习写作与演讲,热心公益保持这颗纯净的心。而现在我能做的就是保持产能产出平衡,不断积累并提高自己。
你的间歇性努力只是为了缓解持续性堕落给你带来的焦虑。从内向外成长,才能追求真正意义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