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陪家人去扎针灸,又认识了一位高人,主任姓赵是位性格开朗、诙谐幽默的老先生,比家人小几岁,但也是快70的人了。虽然与赵老仅有三面之缘,但我对这位老先生印象颇深。
赵老曾在巴西居住过15年,心里暗自好奇这老头(老头是对老先生的爱称,感觉这样更亲切)性格这么好,是不是和巴西人民的热辣性格也有一定关系呢?每次和老先生聊天都是一种享受,那天这位可爱的老头还给我展示了一下高难度的瑜伽动作,从他身上总是能看到惊喜,我觉得这样的状态应该是现代老年人该有的样子。
上周赵老与我攀谈时,告诉我他有一个爱好,喜欢研究中国汉字。也和我聊起了他对这些汉字的解读,赵老问我有一个字会随时随地跟着你,让我猜猜是什么?随时随地跟着我,当时大脑一片空白的我回复说:“不知道。”老先生说:你再想想。那时也不知为什么脑海里突然弹出了一个“死”字,赵老笑笑对我说:“对的。”
那一刻一堆活灵活现带有死前缀的词迸发进我的脑海里,有开心的、有难过的、有高兴的、有痛苦的、有撑死的、有饿死的。自己抿着嘴笑了笑,想着、算着自己一天会说多少个死呢?
那时大脑里快速回放我曾经的过往,想起了自己遇到的坎;想起了对人生的失望;想起了想死的那一霎那;原来那些不过是我成长过程中的累积罢了。在咱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很忌讳“死”这个字,但听了赵老的解读,原来死也可以这么幽默,也可以让我死的这么开心、痛快。
现在想想死一点也不可怕,我一天能死个不知道几百回、还是几千回哩!如果人生就只有一天,好坏兼有,我想把它比作上上下下的K线图,上扬时你春风得意,下垂时你垂头丧气,如果分摊一下,也就喜忧参半而已。
赵老对待人生的态度其实才是我最为敬佩的。一边给病人扎针灸,一边给病人开解痛苦,用他的人生阅历,对待事物的看法,还有哈哈一笑的段子。第二次见赵老时,他就给我们讲了好几个开心的段子,在我看来那些段子绝不是一笑而过那么简单,是有人生哲学的,要看聆听着的悟性,当心与心能够交流时,你一定会觉得豁然开朗。
我也算是医院的老病友了,遇上的医生也有一箩筐了。感谢苍天让我遇到这些医务贵人,让我今年看到了希望,我真心觉得这一年会是疾病即将转运的一年。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个西医专家,数落你那真是不留一点颜面,我当时看手机记录只是为了和她沟通病情,反到被她说成玩手机,恶狠狠的说:“你要再玩手机就出去”。这样的看病体验估计很多人都遇到过。先不说您医术多高,就您的医德就给自己大大打了折扣。
再对比下赵老,初诊时就耐心的听完家人讲述10年病史,办公桌上还配有给病人准备的糖果,为的是那些扎针后出现低血糖的病患。您的医德就是您的名片,期待家人在您的帮助下早日好转。
致敬那些真心为病患着想的医护工作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