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更新朋友圈?

“不想伤害别人,更不愿伤害自己。”


时常会发现,有些人的朋友圈里总是空空如也,即便偶尔发一两条内容,也会很快清空,化整为零。

猛的一看,会觉得很酷。

因为你知道,其实他一直还在你的圈子里,会时不时冒出来给你点个赞,演绎一种好久不见的存在感。

那感觉很像是一种我在明处,你在暗处的既视,充满戏谑的游戏意味。

也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这样一个群体是不是存在某种共性的连结,他们的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故事呢。难道他们真的无话可说?还是被某种不愿分享的情绪锁住了喉咙。

你们不说,不代表我不能问呀(毕竟我不要脸起来自己都怕)。

好奇感的驱使,给了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开始对朋友圈里那些从不发内容的朋友一一采访,探究他们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01

你逢年过节还忍不住嘘寒问暖,其实他早把你删了。

我的采访刚一开始,就遭受重挫。

当我饶有兴趣的把问题发送出去,醒目的红色叹号回了我一记闪亮的耳光。

特么,原来他早把老子删了,亦或是,他把你屏蔽了,即朋友圈对你不可见。

这是你看不到别人发朋友圈的第一种情况,面临这样的人生窘状,只能当机立断也把他删了干净。

但通常这样也毫不解气,毕竟你曾经傻巴巴的对他嘘寒问暖过,一片丹心,顿时稀碎一地。

02

为了躲避她,我宁愿躲避所有人。

有一个朋友曾经和一个女孩在一起很久,后来因为一些不得已的家庭原因,和平分手了。

但在朋友圈里,他们还互为好友。只是彼此不互发任何消息,聊天记录清空后,从此天人永隔,再无交集。

女孩没有屏蔽他,他也没有屏蔽那个女孩,女孩照旧发些内容,而他清空了朋友圈,再不发任何内容。

我说,你发送内容的时候,选择对她不可见就行了,他说我们有相互的朋友,不想她发现,我现在的糟糕状况。

他说,我依旧关注着她,知她冷暖,而我的好坏,与她再无任何关系。

屏幕内外,都是心碎的声音。

03

不想伤害别人,更不愿伤害自己。

朋友L说,我不发朋友圈的原因是,我过得并不如意,如果由心而发,发的内容难免悲观绝望。

不想把这种不好的情绪传递给朋友,尤其不愿让自己的家人知道我过得不好。

自己看到每天牢骚不断,情绪不会减弱反而加重,对自己也是一种二次伤害。

如果强颜欢笑,又不符合自己的个性,所以只好选择不发,把那些萦绕在周围的失望隐藏,深夜里自己去消化。

这一类人也许更能忍受或者说享受孤独,对于朋友圈里习以为常的喧哗和聒噪,他们也更有抵抗的底气。

04

幸福不在别人眼里,而在自己心里。

有些人不发圈的原因,是不喜欢别人对自己的生活评头论足,他们沉湎在自给自足的日子里,已很满足。

这类人里其实也分两种显而易见的状态。

一种是如果我的生活足够有趣,对自己的小日子不复何求,不需要用别人的点赞来锦上添花。

如果因为自己生活的满足,刺激到那些不开心的朋友,也违背了他们的本意。

一种是如果我的生活充满苦难,步履维艰,我也不需要依靠别人的同情和安慰来化解,那力量其实微不足道。

两种状态殊途同归,他们都有很好的克制力,不哗众取宠,也不给别人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05

朋友圈良莠不齐,没有归属感。

有一部分人本来还是热衷于发圈的,甚至频繁,只是后来发的频次渐渐少了,最后不见踪影。

他们说原本朋友圈是大家生活交融的圈子,不管热闹亦或冷清,写的都是我们自己柴米油盐的故事。

现在成了大家相互利用的工具,满屏的投票、要赞、广告、求关注,杂乱无序的圈子让他们心灰意冷。

他们给出的反馈是,不愿再在这样的圈子里浪费情绪,浪费精力,浪费宝贵的人情。

06

我很忙,顾不上发朋友圈。

还有一部分朋友不发朋友圈的原因,实在是因为他们日理万机,难以兼顾啊。

他们忙着挣钱,忙着炒股票,忙着写程序,或忙着关心国家大事,比如响应号召生个二胎什么的,总之他们在忙着他们认为比发圈更重要的事。

他们说,别人为你点赞了,来而不往非礼也,人家发圈的时候,总要还回过去的。有人评论了,不回复好像也不那么礼貌,一来二去,大把时间都浪费在上面了。

彰显自我的途径有很多,他们选择了别的方式,也许那种方式更轻便,更有所得。

这是我从采访里总结出的不发朋友圈的六种情况,我的圈子不大,也许除此之外还有漏掉的归类,你是否愿意分享给我们呢。

就像我,一周前把朋友圈清空了,只是因为个人觉得之前传递的情绪太悲观,太矫作了,卸掉不好的过往,是为了更好的上路,其它再无什么原因。

如一个朋友说的,忘掉种过的花,是为了重新出发。所以我以后照旧会发朋友圈。

时常发朋友圈的未必朋友就遍天下,不发的也不等于就没朋友,我想他们的生活写照一定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知乎网友@心尚人给了另一种解读:不发朋友圈的人大多具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高傲和“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大度。

发不发朋友圈,其实都是遵从内心的一种选择,没有孰重孰轻的比较,也大可不必有厚此薄彼的互相攻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