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0日星期四 18点07分
许是少了负担,您变得喜欢赶集了,到离家十五里的宝山镇,偶尔也到新房子。
据我所知,您到宝山镇赶集一般是走着去的,虽然车费不多,您也不舍得花。您的孙子曾经跟着您去过几趟,知道底细。
宝山镇,您是熟悉的,以往回我们的姥姥家,那里是必经之地。
我常常想起,在我们的日子极其困难的时候,您背着一点我们从牙缝中挤出来的大米,到您的出生地大杨树七队看望我们的姥姥和家人。回来的时候,通常都是背着些玉米,偶尔还有一些沙果之类的东西。
从我们的家到大杨树七队,至少有三十里路吧,几乎都是山路,我的母亲,您是以怎样的勇气走过了那么孤独的路程?
赶集的心境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有了孙子的陪伴。我们的孩子还算懂事,知道心疼您。他回来描述您在地里干活时,对我们的父亲有时偷懒的行径是十分不满的,但没有办法,您只能多出力,一辈子如此,到老也难改了。
虽然如此,您依然是开心的,我们都各自在外,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几乎没用您操心的。
耳濡目染,我们都秉承了您的吃苦精神和隐忍态度。我想,这是您给我们的最大财富。
父亲在做着梦“创业”的时候,把自家的好地都让给别人了,似乎我们可以脱离土地过上幸福的日子,结果好地没有了,父亲没有办法,开始划拉人家撂下的地,甚至还和您开了一些荒地。
这些地最终都和邻居换了,换成了畜牧场后面的山包,那里成为您晚年和父亲奋斗的主要阵地。
不久前,陪已经失去记忆的父亲回去看望我们的故土,行走在颠簸的路上,看到我们旧日的邻居艰难地收拾地里的玉米时,我不觉想起了您,您那时是怎样从山坡上把玉米一点点背下来,走大约十几分钟才装到牛车中的?那么陡的坡路,我看着都害愁啊。
小弟承包荒山栽树时,捎回去几千棵落叶松苗子,这自然是征询了父亲的意见的,他也觉得年龄长了,太陡的地方种庄稼也不打粮食,不如栽上树,也算是投资。
地里不忙时,您也出来看看,到金华,到长白,小住几天,也就回去了。惦记着家中的活,哪儿也留不下您的心。我知道,您是忙乎惯了,一旦闲着,自然是不得劲的。
小弟承包沙场之后,找了几个人看,但不都顺心,就萌生了让您和我们的父亲离开老家,到沙场居住。
据我所知,您没有表态,但心里是不太同意的,我们的父亲脾气不好,动辄发脾气,您也担心闹得不好,不好收场。
可是父亲到沙场看过后,拿定了主意,坚决要到沙场居住。我也担心父亲,知道他的脾气,一旦发作,的确是不好收场,但既然同意了,也不好说什么。
家中的鸡、鸭都跟着您到了沙场,还有两头牛,撂下一个空荡荡的家,在您和我们的父亲几乎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上。
父亲到了沙场,初始是满心欢喜的,到处看看,哪里都新鲜,不过很快就厌倦了,父亲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哪里能够忍受寂寞的生活?
他不好说什么,就采取吵闹的形式,宣泄不满,小弟也为难了,我更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也打算让您和父亲重新回到老家,但您是坚决不同意的,当时您不同意出来,这番再回去,您唯恐乡亲们说什么,哪里肯回去?
父亲待不住,偶尔也就乘车返回老家住几天,不过那里连烧柴也没有了,哪里会容留他久住?不几天就回来了,渐渐地也就安了心。
我们离您终归是近了,乘车不出十分钟就到了,家里做点好吃的,我们常常热腾腾地送过去。
您喜欢吃肉,街上的人都说,一个大包子,赶集的时候,杂七杂八的,装满了,或背着,或坐车,就回了沙场,和父亲慢慢地享用。
妻子知道您喜欢花,我们多次买了鲜花送过去,让您开心。那些花,笑脸似地绽放在沙场的房子中,陪伴着您度过了多少寂寞的日子?
大约是四年前的一日,临近中午下班时,我觉得心里难受的很,慌得几乎站不住了。委托孩子帮我买了药吃上也无效,我从来不这样的,我向来是铁人一个。
不久,小弟来了电话,父亲在长白喝多了,住进了医院,险些丢了性命。
我匆忙赶到长白,在医生的救护下,父亲终于在傍晚时分,有了意识,脱离了阎王谷。
第二天下午,父亲舒服了,我们也感觉恢复到正常状态,就没有听医生的建议,继续让父亲住院观察治疗。
当时的主治大夫说,父亲头部有些迹象不好,应该注意。
我们始终认为父亲一辈子没出过大力,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就没把大夫的话往心里去,结果隐患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