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伯兴先生艺术简介
金伯兴,号四明山樵,斋号行己堂,浙江嵊州人,1940年12月出生。国家一级美术师。 善隶、楷、行、草,其书法碑帖相融,洒脱率真、质朴劲爽、自然无饰。既植根于传统,又有时代气息和独步书坛的个人风貌。1987年从事书法专业工作,1993年赴日本举办湖北书画家作品联合展,1998年出版《金伯兴书法作品集》,2002年在武汉举办个人书展,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书法百家作品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世界华人美术名家书画集》等一百多部大型专集。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湖北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湖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湖北省文联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书法报》社顾问等。获中国书协第一届德艺双馨称号和湖北省第四届文艺明星奖。
用童心雅趣激发新的创造力
一一浅谈金伯兴先生的艺术创作源泉
刘阳
金伯兴先生在书法创作上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绝非偶然为之,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一、强烈的文人意识,准确的人生定位
金先生早年从戎从政,人生应该是光明的。如照此走下去,也许可以谋一高官之位。然而,他却弃官从艺,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这在中国“官本位”思想很浓的时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不能不说他的骨子里流淌的是文人的血液。尽管他以后在书协担任各种领导职务,譬如为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评委、中国书协刻字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湖北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创作评审委员会主任等,这其实已非真正意义上的“官”,而是文人范畴的活了。他要把书法艺术这个活做纯粹做绝了。因此,没有功名利禄之累,用愉悦的心情走着自己的路。
二、宽阔的创作视野,不老的艺术青春
金先生的视野和胸怀都是宽广的,能够做到兼收并蓄。他自己曾说:“我临过很多帖,要问我临过什么帖,我真的难以一一说出;要问我没临过什么帖,我倒是可以回答出来。我研习书法,注重从碑帖中吸取营养,从事物中感悟书理,更注重以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造就自我,日积月累,在苦苦乐乐的追求中,我的字不知不觉地写成了这个样子。” 著名艺术评论家严学章说:“ 金伯兴曾于正统法帖下过很深的功夫,诸如二王、颜、米、汉隶等等,在达到‘字正腔圆’以后,金伯兴开始对民间书法进行研究,在得法之后转向民间,将文人之意与民间之意予以琢磨成‘这个样子’——率意却不粗头乱服,文雅却不故作清高,于率意和雅逸之中洋溢着一种灵气。”
他碑帖相融,师古不泥,自然无饰。没有“不让古人”的功底,就没有“不让今人”的雅量。他时常和他的徒弟们在一起切磋书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不以长者自居,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他发起成立了“聚艺厅”,实际上就是一种艺术沙龙,绝无门户之争,倡导了书法界的一代新风。现在“聚艺厅”已发展成为“聚艺书院”,始终不渝地弘扬书法艺术,培养崇德尚艺的新人。
他注重书法的形式构成,在书法的图式和章法的创新上孜孜以求,总能给人以视觉的新鲜感和心灵的触动。他始终保存着一颗童心,用浪漫主义的情怀创作作品,给人留下了难以忘记的审美感受,可谓情趣盎然。
三、高雅的生活情趣,和谐的理想追求
金先生以读书创作为乐趣,总是把艺术的目标定的很高,“耻与人同”。有人说他的书法为“丑书”、“怪书”,他总是一笑了之。他的口头禅是:“让作品说话!”
他是和谐理想的追求者和实践者,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书法的创作上,他都无愧于和谐的大师。他不搞门户偏见,教育他的徒弟们要做到能者为师。这就构筑了以他为中心的“聚艺厅”、“聚艺书院”艺术环境的和谐,有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
他在创作上表现出了朴拙、率真、浪漫、幽默等艺术特点,与此相适应,他因时而变,因势造型,在结体和布局上自然天成,构成了一幅幅天真烂漫妙趣横生的美好画卷。
作者简介
刘阳,字一阳,1963年7月生于襄阳,研究员,襄阳市孟浩然研究会副会长、襄州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首届湖北省书法家协会青年书法家联谊会副秘书长,系襄阳市书画院(美术馆)艺委会委员。文学、书法、理论等作品多次在全国、省级展赛中入展和获奖。主编《孟浩然研究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合著《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入编红旗出版社《新中国美术家大典》(书法卷)、西泠印社书画集《雅竹风清》,参编《杨岘临汉隶四种》(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