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别独自用餐》出版于2005年,作者是两个美国人,主要作者是基思·法拉奇,他是克林顿和希拉里的御用人脉管理大师。另一个作者叫塔尔·雷兹。
基思·法拉奇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小乡村,父亲是个钢铁工人,母亲是清洁工,通过自身努力曾任德勤公司的市场总监,喜达屋国际酒店的市场总监,好莱坞著名媒体营销公司 YaYa Media 的首席执行官,最后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法拉奇通讯营销公司”。在业余时间他还是《华尔街日报》《哈佛商业评论》等等知名媒体的专栏作家。
法拉奇总结自己过往的经历,认为人脉对他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别独自用餐》这本书就是法拉奇对自己人脉管理的总结,并提出了很多让人受益终生的社交法则。
为何要重视人脉管理?
作者认为人脉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和这个世界的基本运作规律有关。
一方面现在是一个更强调合作的时代,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人在经营和运作,是由人驱动的,如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将难以顺利解决问题,可能会使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而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复杂的事情也能其利断金,把问题解决。
另一个方面,人脉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信息优势上,对信息的获取速度和质量决定了你行动的优势,甚至决定了你能否在接下来的竞争中采取正确的策略,而人脉网络的广泛与否就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你获取信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如果不重视人脉,未来可能就会有很大的竞争劣势。
怎样建立和维护好人脉关系?
作者分享了他如何和牛人做朋友,以及认识了牛人或者想要结识的人后,如何把一面之交的弱关系变成能够深入合作的强关系的经历。
关于如何认识牛人,作者说,认识优秀人的第一步是克服恐惧提升勇气。如果你想要结识优秀的人,并从他身上去学习,那么你首先要做的是克服自己的恐惧,有勇气去接触,不要担心被拒绝。因为尝试了,你就有机会结识一个更高层次的新人脉可以去学习,最多不过是被拒绝而已,如不去尝试,则连被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作者回忆是因为父亲的勇气,才改变了他的一生。他父亲是一个钢铁厂的普通工人,没上过学,本属于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但他爸爸一直有想办法让自己的儿子出人头地,跳出工人家庭的强烈愿望。
因为家里很穷,所以他父亲很难有钱给他买很多玩具,有一次开车回家的路上,他父亲看到路边的垃圾堆里有一个坏掉的玩具车。于是他下了车把这个玩具车拣起来,然后敲开住户的门对主人说:“我看您家里的垃圾TT堆里面有一辆坏掉的玩具车,您介意我把它拿走吗?我觉得我可以把它修好,然后能够送给我儿子,如果我儿子有一辆这样的玩具车,他一定会非常开心的。”在这个过程中,他爸爸一点都没有自卑,反而是非常大方地和女主人攀谈。结果女主人不仅把玩具给了他,而且还另外给了他一辆自己不骑、但舍不得扔掉的质量很好的自行车。
作者拿到了玩具车和自行车,而女主人也因合理处置了闲置物品而觉得开心,两全其美,皆大欢喜,而这一切来自于他父亲按下门铃的勇气。
后来每当作者做事情犹豫不决的时候,或者在想了半天又不敢动手的时候,他都会想起这辆玩具车,想起他父亲的勇气,于是他告诉自己,不敢冒险,受恐惧左右的人很难成功。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有可能获得更好机会,他都勇敢地去尝试。
作者回忆,他年轻时,刚参加工作不久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因为工作原因参加瑞士达沃斯的世界财富论坛,偶遇自己的偶像:-)耐克的创始人菲尔·奈特。当时他特别紧张,但想起那个玩具车,所以他鼓足勇气直接走到菲尔·奈特身边的座位坐下来和菲尔聊天,后来菲尔·奈特成了作者自主创业时的第一位大客户。
怎样开始和陌生人交流,作者给了两个小技巧可供参考:首先,在自己的圈子里找一个榜样,他们是一些和任何人打交道都看起来毫不胆怯的人,找到这样的人,让他们帮助你,请教一下他们是怎么样做到的。其次,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去付诸行动,比如每周去见一个陌生人,在哪儿见和见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克服这种心理假想。又或者你可以在公交车上向别人介绍自己,在酒吧里跟陌生人打招呼,或是和平时不说话的同事聊聊天。像这样鼓足勇气多去交流,慢慢地就克服了恐惧心理。
如何维护与牛人的关系?作者说,认识优秀的人也不是光有勇气,往上一坐聊天就能成,有勇还得有谋。遇见比自己优秀厉害的人,不能总是想这人能怎么帮自己,而要想自己有啥优势,怎么能帮助别人,只有主动给别人支持和帮助,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因为没有一个人喜欢和总是想占自己便宜的人打交道。
作者小时候的一段经历就特别让人受启发。家里穷,他为了补贴家用就去高尔夫球场当球童,你说一个小小球童和那些打高尔夫球的名流相比,他能给人家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啊?事实恰恰相反,当时还是小孩子的作者,他服务的对象是波兰特太太。波兰特太太是当地一位富豪的妻子,是社会名流,而作为一名球童,作者就事无巨细地想办法让波兰特太太能赢得每一场比赛。在每次比赛的当天早上,他都会走遍整座球场,然后测试球在不同草地上的滚动速度和方向,甚至还会因为担心夫人的健康而把她的烟藏起来,结果因为他细致努力的工作,波兰特太太几乎战无不胜。
于是这个波兰特太太很高兴,就不断地在她的朋友面前夸耀作者,很多人也来找他当球童。结果他第一年就获得了年度球童奖,而因为有这个荣誉称号,有名人来这个俱乐部打球的时候,就都安排他去给名人当球童,进一步让他结识了更多的高资源的人脉。而波兰特太太也因为作者对她的服务认真细致负责,而引荐了俱乐部中几乎所有能够帮助作者的人给他认识。你看,一个球童都能够通过努力为别人着想,给别人帮忙,让别人获得价值,从而赢得别人的信赖并和他分享人脉的话,你还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帮不到别人呢?
如果你有勇气克服恐惧去主动和名人打交道,并且先考虑自己能为别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那么就为你认识名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深化关系进而深入合作?
事实上在最初接触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切入点,而要从这个切入点进一步突破深化关系,作者给出了非常重要的建议,那就是让友情变得深刻的三个关键点,分别是健康、财富和孩子。
我们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当中,能够给别人提供的帮助有很多,比如你可以给出好的建议,帮他搬家,甚至帮他洗车,但是对健康、财富和孩子的关心带来的影响,是很多其他友善的行动都不能达到的。普遍来说,每个人都会关心自己的健康、自己的财富和自己的孩子,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原理就说明了这一点。马斯洛认为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引起注意,而在低层次的需求当中,健康、财富和孩子是属于最基本的安全需求。帮助别人实现最基本的安全需求,其实就是让他们有机会在需求金字塔上往更高层次上去进行人生实现,如果任何人能有这样能为他考虑的朋友,自然会特别喜欢。
作者和美国电影协会的前会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瓦伦蒂的结交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
很早之前作者就很想认识瓦伦蒂,有一次会议,两人共同参与,当时作者就故意想办法坐到了瓦伦蒂的旁边,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有勇气接触。接触之后他们聊得很愉快,可是这也就是一面之缘,结果过了一段时间,作者有一位朋友聊起来说,瓦伦蒂的儿子想进入作者所在的行业。作者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深化两人关系的重要机会,于是就约见了瓦伦蒂的儿子,并且介绍了很多业内的人士给他认识。
几个月后在一次会议上,作者又见到了瓦伦蒂,这一次他主动向瓦伦蒂聊起了他儿子的事情,结果瓦伦蒂立刻停下了手里面的事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致,不断地询问关于他儿子的情况。有了这次深入的沟通,作者就趁势邀请瓦伦蒂第二天来参加他们的家庭 Party,他同时还邀请了各种政界和娱乐界的知名人物一起吃饭,结果那一天瓦伦蒂也表现得相当热情,他们的关系也从一面之缘变成了可以来家里开 Party 的朋友。
你看,作者结交瓦伦蒂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关注对方关心的问题不断深化感情的过程。很多人认为要深入关系,可能是带别人出去吃顿好的,打打高尔夫球等等就行了,实际上不是,这些活动只能提供一些交谈的机会,但是交谈什么,怎么样发展关系,需要想办法找到能够和他们一起探讨对他们来说有意义的话题。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作者能给瓦伦蒂这样的大名人帮上忙,那是因为自己也很牛了,在圈子里面认识很多人,对我们这些刚起步的年轻人,或者是没有很多资源的人来说该怎么办呢?作者说其实这根本不是你认识不认识人的问题,而是你是否真心想帮助别人的问题。如果你是真的想要帮助别人,你就会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到他。
比如在这个时代很重要的一个免费资源,那就是知识,知识是在社交活动中可能帮你获得好处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名人、大牛、优秀的人也会遇到他不懂的问题,如果你能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知识经纪人”,想办法帮别人去处理他不懂的知识问题,你自然也就能够帮到别人。
比如你是一个刚入职没钱没资历的新员工,怎么样才能够结识公司中优秀的人和管理层呢?这个问题可能对大多数人而言都很困难,而作者一个叫马克斯的朋友,作为一个年轻刚入职的顾问,他采用的方法却非常巧妙。他首先思考公司的高层关心什么,自己能帮的忙是什么,他发现同样是新员工,很多新员工的工作状态其实不是特别好,要融入公司是需要有前辈去支持和指引的。
于是他想,我作为新员工特别了解新员工的需求,如果我能够帮助新员工更快地融入这个公司,我岂不是就在帮助公司高层解决公司的问题吗?所以,他就主动去收集新员工的各种问题,并且去采访公司各个部门的重要人物,把他们的想法、建议和意见汇总起来,形成了一份简短的培训资料,然后再把这些培训资料分发给了公司所有在接受培训的新同事。结果这份资料非常实用,还成为了这家公司正式用的培训资料,结果可想而知,不仅公司获得了一份有效的培训资料,而且马克斯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公司所有重要的人物,并且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并且良好的印象。
如何管理众多的人脉关系?
首先把自己所有的人脉、朋友进行了分类,可以分成五大类,分别是:私交、顾客、准顾客、重要的合作伙伴以及渴望认识的人。
这五大类,像私交就是指好朋友和熟人,和他们的联系可以有规律,不需要专门地去管理。而客户和准客户、重要伙伴,需要保持比较频繁的联系,应该想办法主动地去联系。
作者建议把自己的通讯录打印一个总表,对朋友进行分类,在他们名字前面标1、2、3这样的数字。
标记1,代表至少每个月要联系一次,如重要合作伙伴或者是潜在伙伴,而每个月联系一次,也要至少用三种交流方式来联系,比如这一次用电话,下一次用短信,第三次可能是写邮件或者是寄礼物的形式,从而能够保持你每个月都在他的人际关系网络当中出现一次。
标记2,表示需每个季度联系一次的,你可以给他们一个季度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或者看看他们的朋友圈更新了什么内容,有没有什么机会能给他们帮忙。对待这些人,要么是比较熟悉的,要么是比较了解的人,暂时也没有特别重要需要合作的机会,但是你需要保持每个季度都了解他们的近况。
标记3的,是那些不太熟,但是希望和他们加强关系的人,应至少每年有一次直接方式来联系。因为不熟悉,所以太亲密的行为是不合理的,可能寄一张贺卡、写一封邮件,就会收到一些别样的回应,说不定就能给自己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