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尽早提升专注力。俄罗斯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就是那扇门,一切进入心灵的东西都必须经过那扇门,那是一扇智力之门。专注力是一种原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如果专注力方面有缺失,好成绩压根没法谈起。
二、家长建立明确的优势取向的教育定位。家长们一定要明白,不是在治疗问题儿童,而是在塑造卓越者。因为优势取向可以带来希望、热情和正能量;问题取向会浇灭希望,会让我们的正能量消失。
三、持续并无条件的爱孩子和信任他们。有时候分心的孩子,实在很难让人爱他们,但事实上这些孩子最最需要父母的爱。因为他们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爱,只有父母持续的爱孩子并信任这份爱,孩子的优势才会自然而然的出现。如果没有爱,优势或者是没有办法出现,或者是会受到扭曲。
四、跟上孩子的脚步,倾听他们的声音。多花时间和孩子相处,注意看、注意听,和他们多互动。千万不要东拐西拐、唠唠叨叨,不要担心事情做得如何。
五、当孩子成绩不如意的时候,要找到根本原因。当孩子成绩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不是找家教、上名师班、也不是没完没了的买参考书、教辅书,而是要找到孩子成绩不上去真正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好比我们生病了,不能抓把药就往嘴里塞,而要看医生,让医生诊断到底得了什么病,才能对症下药。
六、孩子成绩不佳,从抓专注力入手。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努力都是徒劳。如果孩子成绩还不错,还想更上一层楼,进一步提升专注,也是一条捷径。
七、避免让孩子进入问题儿童角色。千万别让孩子把分心当做借口,降低期望标准或放弃努力。
八、家居环境整洁,孩子才会井井有条。看到清爽的家居环境,孩子的内心才会井井有条,井然有序。指的是,家中的物品尤其是常用物品有着明确的空间关系,什么东西该放在什么地方,一目了然,不用问,更加不用找。让孩子在心理上感到,家庭空间的一切都是有秩序的,家里的环境有秩序,孩子的行为才会有秩序。
九、家长要重视自身行为的表率作用。如果家长一方面督促孩子注意力集中,安心写作业,一方面自己在看电视、打麻将,孩子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家长的要求的。所以对孩子提出要求之前,请家长们一定先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
十、明确界限,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做不该做的事情。家长替代老师教书、替代孩子检查作业,辛苦自然不必说了,还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因为会做和会教是两个概念,家长的过多干预性行为,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十一、家长不必太多介入孩子的学习内容。更不必每天陪着孩子做作业。要让孩子懂得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应该着力培养孩子和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拥有好习惯,才能有高效的学习状态。
十二、找出孩子规律性错误并予以纠正。如果把采用题海战术让孩子狂做题看作是地毯式轰炸,找出孩子重复性、规律性错误并予以纠正就是精确的打击。无论从效果还是资源节约的角度来讲,后者的效益和效率必然高于前者。
十三、保管好孩子的各种试卷和作业本。因为它们具有极高的资料价值。试卷中的错误是提升孩子成绩的最佳切入点。
十四、及时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当孩子出现良好的行为时,家长一定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让孩子意识到良好行为带来的成就感。今后再次出现同样行为的概率一定会增加,进而固化这种行为模式。
十五、跟不专注的孩子实话实说。向孩子说明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告诉他们身上客观存在的优势。同时也说明为什么要提升和训练。专注力的问题和眼近视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近视了,就需要戴副眼镜,专注力的问题出在大脑上,那么提升与训练,就是给大脑戴副眼镜。并且这副眼镜戴一个阶段以后还可以摘掉,从此我们将心明眼亮。
十六、家长和孩子是盟军,不是敌人。清楚地明确无误地告诉孩子,我们所有针对专注力问题的教育训练,不是和孩子作斗争不是和孩子过不去,而是一起与分心多动冲动行为做斗争,我们是盟军不是敌人。许多家庭教育的失败,是把斗争对象搞错了,本意是和孩子的错误行为做斗争,结果搞成和孩子作斗争。这样一来,亲子冲突不可避免的产生,问题会被扩大化,越来越不可收拾。
十七、食补也可以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比如经常吃紫玉米,可以刺激大脑细胞,增强脑力和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抗眼睛老化极佳的食物。当然选择玉米时,一定要保证食品的安全,选择无农药残留和非转基因的。
十八、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对待孩子千万不能阴晴不定。一会儿心疼孩子,一会儿又生孩子的气。所有的孩子都是有时可爱有时可恶,尤其是不太专注的孩子,保持平静的心情。不能忽冷忽热,家庭生活就会变得非常不稳定,让人无法预测。在这种环境中,孩子的心理很难健康成长。
十九、训练孩子的专注力需要耐心。肯定不是三五天就能起到效果。要通过一定的量变产生质变。比如说21天养成一个坏毛病,那么也需要21天改掉它。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立竿见影。只要坚持,专注力不但可以调整,甚至可以让孩子超越。
二十、要和老师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才能帮助我们孩子更加地健康成长。因为老师在一个群体里,更有发言权,他们知道哪些孩子专注哪些孩子不专注,所以家长一定要花时间和老师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如此这般,才能让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更好,也更喜欢上学。
��4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