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闲。
临时被通知端午节下午的课程被取消,可以休息半天了。
这是最近难有的清闲,可以闭嘴养嗓子,不用在烈日下奔波。
吃完午饭,跟妈妈聊天,陪孩子玩,哄孩子睡午觉。等哄睡着孩子,妈妈跟先生也都睡着了。家里难得的安静,属于自己的时光,最想做的事莫过于看书了,最近因为工作忙碌,读书的时间几乎被挤的没有。
一个多小时,终于读完了《曾国藩传》。历时二十多天,终于读完最后一页,心里五味陈杂。这个一生都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老人,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耗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血。
他三十一岁立志要做圣人,此后的几十年,一直以圣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践行。
立志不易,坚持更不易,几十年如一日的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不仅需要“立志”,更需要“信仰”。
信仰是滋养灵魂的东西,珍贵又难得。
问自己:你的信仰是什么?
许久想不到答案。
社会发展太快,物欲横流,人人都在追求高配的人生,好的物质条件,信仰反而成了不值一提的东西。没有信仰的灵魂,如同空壳,一辈子辛苦追求到头来却不知为了什么。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除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能给他人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贡献?你想要做到什么样的贡献?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此之外,还让我觉得动容的是曾国藩在感觉自己时日无多时,给自己的孩子们写信,他教导自己的孩子们要“不忮不求”。
不忮不求。他说,人的一辈子,最难去除的是嫉妒和贪求,要克制自己的嫉妒心,克制自己的贪求心,做到“心地干净”,嫉妒和贪求心不去除,既难立品,又妨造福。
克制嫉妒心和贪求心,做一个“心地干净”的人,这是他留给孩子们最后的希冀,也是他传承给子孙后代的财富。
有幸看到此书,虽无心做圣人,但是也想让有限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愿自己能立志,找到自己的信仰,不忮不求,做一个心地干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