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书、亦称“染指书”。顾名思义,创作时以手指蘸墨,书之。早在北宋时期,这种用手指蘸墨书写的书法艺术,就在马永卿的《懒真子》中有记载。
陈尚发书法作品
上:《岳阳楼记·范仲淹》
下:《兰亭集序·王羲之》
在创作指书作品时,手指与笔墨零距离接触,难度系数相对也更大一些。由于指端不似毛笔能蓄墨,且温热易挥发,因此,指书书写时需要胸有成竹,还要讲求果断迅疾。也正因如此,指书也更能融入书者的性情,表现出书者的艺术境界。
陈尚发书法作品
左:《桑茶坑道中·杨万里》
右:《弹指间 花落飞红春几度 夏复至 阡陌交错又相逢》
尚发自幼爱好书画,遍临古代法帖,师古而不泥古。他辗转全国各地遍访名家请教,观摩历代碑帖,聪颖善学,研习书法艺术,近年来收获颇丰。
陈尚发书法作品
左:《文章本无成 妙手偶得之》
右:《我本无意惹惊鸿 奈何惊鸿入我心》
尚发曾多次前往徐悲鸿纪念馆观摩学艺,与我多有交流。每谈及他的指书探索,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执着精神难能可贵。他不断地研究学习指书艺术,其指书作品质沿古意、功底深厚又不落俗套,无疑会为指墨书画领域增添一抹异彩。
(徐庆平)
艺术家简历
陈尚发,籍贯浙江省炎亭镇,现担任中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安徽指墨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指书传承人。
陈尚发的书法之路始于幼年,自幼随祖父陈一陈及其父亲陈邦红研习书法,广泛临习各类经典碑帖,打下扎实功底;后又追随宗亲陈尚从,深入钻研指书技艺。是中国第一本出版的指书。他依托当地深厚的书法文化底蕴,足迹遍布全国,一方面遍访书法名师虚心求教,另一方面潜心观摩历代碑帖汲取养分,持续精进书法技艺,尤其在指书创作领域成果显著。2009年,他在临沂正式创立“陈尚发指书工作室”,进一步深耕指书艺术的创作与传承。陈尚发书写了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字数达五千余字;而泰山石刻的《金刚经》则有两千余字。陈尚发在此基础上,补全了《金刚经》的全篇,共计五千余字,并将其刻于九华山上。
艺术风采
陈尚发与妻子合照
陈尚发与徐悲鸿儿子徐庆平合照
作品欣赏
文章转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