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开始学古琴,断断续续上了两年课,每周六上一小时课,从右手指法开始练起。开始学琴的艰辛还历历在目。学琴的初衷是单纯的喜欢,没有预期到会耗费那么多时间,手也磨到起泡,起老茧。学习一种新知识,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有挫折,有迷茫,而更多的是收获。成年以后的学习比小时候多了一分艰辛。不能不承认,接收和理解都要比小时候难。而学习的过程让自己更深刻的体会到一个道理:“付出总有回报”。并且当要学习一样新事物的时候,最快最好的方式应该是求教专业人士,特别是现在这样知识爆炸的时代。同时更佩服那些各个领域的能人,能达到某种专业高度,必定需要付出很大的心力。
今天读了《古琴丛谈》第一章:良材美斫说器。作者郭平是南师大文学院的教授。怪不得文字很精炼,而且可以看出作者阅读的广度。
这一章说的斫琴的知识。琴是谁造出的?有两种说法,伏羲造琴说和神农造琴说。谁造出了古琴虽然不确切,但可以肯定是圣贤创制的。记得刚学琴的时候,有同学问老师:“古琴和古筝有什么区别?”老师说:“可能古琴更关乎心吧,乐音相比更沉静。” 无怪乎,古人称琴为“圣人之器”。很多乐器的发明之初,可能人们只是很自然的接受它们的动听,未必很执着的追求传达的意义。古琴不同一般。蔡邕《琴书》里说:“伏羲削桐为琴。面圆法天,底平象地。龙池八寸,通八风,风池四寸,象四气。”古琴所要传达的是天地的浑然真气,以及人在天地间的一种惊惧和浩然。
最早琴的形制,说法基本统一,先人造琴“削桐为琴”,有五根弦,琴长三尺六寸,后来周文王加了两根弦,琴成了七弦,所以又叫“七弦琴”。历史遗迹里,六朝砖画上“竹林七贤”受伤的琴跟现在差不多。
琴的材料,琴材总是放在第一位。宋代朱长文在《琴史 尽美》中将琴的美好品质概括为四点:“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 所以才有蔡邕从火中抢出焦桐的事情发生。那是关于“焦尾琴”的故事。文中还引用了很多近代著名琴家杨宗稷《琴学丛书》里面的说法。原来大师管平湖就是师承杨宗稷。收藏此书,后面再看。
琴有琴面和琴底两块木材,琴面用材,多为桐木或杉木。琴底多用楸梓木,楠木。如果琴面与琴底用材一样,便称为“纯阳琴”。纯阳琴不代表就是好琴。古代制琴良匠为了一个合适的琴材,常常耗费很多心血,跋山涉水。嵇康《琴赋》里描述琴材的获得,木材须:“含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