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一天又一天,故事一个接一个。
(一)
傍晚,我又上天台浇水,三盆扦插的鸡蛋花枝,情况是这样的,只有一盆立住了,我不免有些担心起来。
一个人在天台台阶上坐坐,风吹着思绪,与植物们相处,它们的语言,只是在动态中,我喜欢这样的独处,寄情于自然,不会落空。
突然,天空中飞过一架飞机,不知道是去何方?
(二)花儿要开了
住在广州的越秀区,浸润在老广州的生活中,我总是能买到本地的土东西,瞧瞧这丝瓜,煮出来的味道,和我小时候吃的一样好。在有文化底蕴的地方生活,是我最喜欢、最在意的模式。
上次去伦敦,我也感触到一些,那种深层次的沉淀,与现代文化,相辅相成,我闻得到那种气息,我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初次接触,我也喜欢伦敦。尤其是,当我们坐在古老的剧场里看戏,有老有少,有代代传承的感觉,仿佛一下子,就勾起我在小说里,看到过的画风,十八世纪的贵妇们,举着金丝边眼镜,在这观剧时,一样的是热情、热闹、热烈。
天台的花蕾,已分出花枝,齐肩而出,是三朵,哇,是个三口之家。我忍不住,把它抱回家来,迎接它们的绽放。这盆草儿,快一年了,都不开花,还好我也没放弃它,一天又一天的照顾着,这家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我这养花的菜鸟历程里,目前来说,它是最美的。小时候,我总是生活在父亲的花园中,那里各色品种,花团锦簇,花样繁多,我做为旁观者,坐享其成,怎么能感受到,这份参与者的快乐。多亏有一位勤劳又爱花的园丁父亲,他在我的心中播下的种子,一点一点开始萌芽,让我的生活中,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情趣,这样的传承,坚守就是幸福。
小人物的生活,朴实无华,把我的喜悦分享出去。
(三)
我的“花园”里,长出了唯一的一颗辣椒,总算没有落空。
为了这点小安慰,傍晚,我上天台铲草、接篱笆、浇水、松土,忙活起来还是挺乐的。
邻居家的园子,富得流油,又是花、又是菜、还有果,眼馋得我,羡慕之后,被友情批准釆摘了一大把紫苏。
今天,紫苏蒜头焖小鱼干,有滋有味,是美妙的晚餐。
顶楼的居民们,夏天的煎熬,被绿植们化解,凡事往好处想,日子就会过的好。
(四)
今早,终于有时间上天台转一圈。
邻居陈伯给的一块像红薯样的球茎,种在我的园子里,现在生出了苗苗,还又爬上了高架;
网购的百香果苗,长得慢了点,但总算是成活了;
扦插不久的鸡蛋花树枝,花朵儿照常开,不知道在泥土里面的根,是否生成?
野芋苗,呀,这家伙的生命力顽强,得哪长哪,给一点点泥土,就是一片绿荫,这样的努力态度,早已获得了我的信任。
就这么简单的一片园子,也有不少的乾坤。在彼此的互选中,明年的基调基本出台,这四种植物,将成为园子里的主角。我愿意为它们施肥浇水,奉上我的劳动,换取它们赐予的绿荫。在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大自然的规律,对谁也不例外。
(五)
一周不见,台风雨帮忙,鸡蛋花树杆,扦插出芽,它们都重新找回了自己。
生活,本来就属于自己,一切的努力,修正内心,才有外在。
加油吧,鸡蛋花树枝们,在我眼里,你们是群好姑娘。
(六)
我的天台花园里,长了两颗辣掓,两只石榴,其它的就只是绿色的叶了,比如南瓜藤,一只南瓜也没长,但它的枝叶生长得很旺,爬满了半个藤架,为我家的夏天带来一片凉爽,我决不敢说嫌弃它。野芋头苗更是任劳任怨,种在哪里就长在哪里,决无二话,大大的绿盘似的叶片,我看出了它的忠诚之态。
植物有一种不同寻常的亲和力,只为懂它的人绽放,惺惺相惜,彼此捧场。




在城市里,拥有这样一片天地,实在是奢侈,我偶然拾获,是奇缘福利,心存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