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人随想录之,因为是记录个人一时所感,因此理所应当地不具有普遍性,那么这些文字的科学性,正确性,合理性是值得严正怀疑的。)
有时候会有一种恍惚,多年前的自己和当下的自己是同时存在的,这样的感觉产生了一种很多人都思考过的想法,时间存在吗?
即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就像薛定谔的猫,是因为观察了,所以才有了确定的结果。
正如无名天地之始,时间因为我们观察和需要而被定义(方式有很多),如果把我们的认知排除在外,我们假使想象中有一个不存在时间的情况,那可能将是一个没有色彩的地方,因为没有认知和被认知。
有名万物之母,因为运动和观察才定义了时间,时间是一种前因后果,有因即有果,有果必有因,这是我们认知事物所用到的逻辑或哲理。
因为认知的需要,我们定义了时间,然而正因为我们定义了时间,最终发现时间趋近于不存在。举个例子,一般情况下(没有突发事件和外界干扰),吃完一个苹果需要5分钟,吃第一口我们就知道肯定有最后一口,吃最后一口也必然想到这是因为有了第一口的基础。从第一口到最后一口我们定义了时间,当我们完成整个过程后,我们形成了经验和认知,在这种大脑预测下,第一口和最后一口同时存在,每一秒的动作和空间不同,似乎量子纠缠了。当我们达到这样的认知时,时间就被无限缩小化(或许是分割)了。时间就是这么神奇,特别在一些哲学领域,得到的快乐和失去的苦恼同时存在,同样的,眼下困难的暂时性和解决困难后的片刻欢愉也彼此依附。那我们或许可以把量子纠缠的原因归于预测和时间的无限细分(即便这种预判可能不会完整实现)。
在足够的深度和广度上(时间、空间)深刻地认知到原因和结果,或许更能理解释家所说了却因果的用意。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说,很多鸡汤还是有营养的,比如类似这样的,为了让未来的自己感谢现在的自己,那么当下就要努力和奋斗。说点与生活不相关的话题,假如或许科学想要进步,可能在哲学上或许需要有足够支撑的逻辑基础。
速度越大动质量也越大,受力也越大,所能吸附和抓获的物质或能量也越大,显然体积也会变大,如果无线延展下去,体积会极大,物质运动就必然有阻力(除非是没有物质的物质本身在真空中运动,显然这个似乎是没有实在意义的,因为即便是理论上的真空,物质运动也会受自身的力的作用),前边的延展的同时阻力也极大,所以越是范围越广大,所受到的阻力也极其大,也就越接近于静止,但是由于我们只能处在这个范围里去观测,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运动。
这个假期是特殊的,该发生的已经发生,想要思考的也在尽情思考着,总之,这是一个值得感谢的假期。
思考往往让人兴奋或困惑,尤其是思考之后会短暂进入空白期,之后再回到现实中来,更能感受到那股拉扯的意味,如果你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不如和我一起读一读下边这句话: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请不要介意温柔地笑一笑原谅这一切,假如侥幸躲过了这一局,也请温柔地笑一笑,感谢经历的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