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读到张晓风的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桩太好的东西,好到你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度过,都像是一种浪费。”
那时虽然不大懂,也没有什么人生经验社会阅历来体会,但无端地觉得心里似乎有点触动。
很多人在回忆过去时,或者在评论某个社会现象时,常常说“假如他……”、“如果当初……”
可是,人生哪有那么多的如果,只不过是很多选择而已。
高中毕业,我接到了昆明陆军学院的体检通知,可是最后我没有去,而是选择了师大。
到现在每次想起这件事,我心里都充满了内疚,觉得像我这么优秀的人竟然没有去保家卫国,着实有点对不起祖国和人民。
大学毕业之后,我没有想过要留在城市,也没有去别的地方,就回到了家乡小县城。
工作之后,还有过很多次跳槽的机会,可是我都没有做出改变。
后来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当初我去了军校,那我的人生又该是何种模样的呢?如果大学毕业我没有回乡,现在的我又是种什么样的生活呢?如果年轻时候我选择了改变,那如今的我又会身在何方呢?
不管怎样,那必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另外一种无法想象的生活。
也许是让人艳羡的,也许是叫人同情的。
我天生懦弱,性格优柔寡断,最怕做选择。
刚好父亲又很强势,所以从出生到工作再到成家,他都给我一一安排妥当,我几乎都不用考虑什么。
另一方面,我又是个极易安于现状的人,总有些胸无大志的庸碌和得过且过的懒散。
因此虽然有时不免会幻想,却基本上没有过后悔。
大学时有个女朋友,曾经苦口婆心地给我讲过很多道理,还硬塞给我三本书让我认真阅读: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一本《穷爸爸富爸爸》和一本《荆棘鸟》。
第一本很薄几分钟就看完,第二本硬着头皮翻了一半,第三本随便看了几页就偷偷扔了。
可以想象,她最后是怀着怎样的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和朽木不可雕的失望黯然离开的。
只是不知道,最终留在她脸上的,究竟是伤心的泪水,还是庆幸的微笑。
艾青说过,人生之路很漫长,但关键的只有几步。
的确,重大关头的选择,根本方向的抉择,是完完全全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的。
比如在哪个城市读什么大学,去哪个公司做什么工作。
有时候这种选择,实质上就是一种赌博。
不到揭开骰盅那一刻,你永远不知道是大还是小。
而且,绝对没有重来的机会。
最恐怖的是,有时候看起来小到无关紧要的一些小小的选择,却也能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对你产生莫大的影响。
比如“细节决定成败”。
这个有太多实例,我这里就懒得一一列举了。
比如关键场合的一个行为举止;
比如高速路上的一个小小动作;
比如职场上完全不经意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
更恐怖的是,每件事都是有那么多的细节,但毕竟不是每个细节都能决定成败的啊。
那么,到底最后决定成败的,究竟是哪一个细节呢?
这才是最令人恐惧的。
理论上,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做好每一个细节。
可是,这终究只是理论上。
所以,“选择”,真真是让人头疼的事情。
可是,人生没有如果,只有选择。
有选择,就会有犹豫,有纠结。
就会后悔。
有时候想想,干嘛非得要选择呢?
倒不如听天由命,随波逐流。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