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蒙蒙的三月,在北寨村大屋塅里,一个黑瘦的老人,手中拿着鞭子,正悠悠的赶着老黄牛在耕田,他长长的“嗬……嗬……”吆喝声伴着空气中迷蒙的水雾飘得很远很。
这个黑瘦老人就是我爷爷,爷爷去世15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模样在我脑海中渐渐变得模糊,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和蔼的笑容和他肩上扛着犁头、赶着牛去耕田的背影。
他是村里出了名的好脾气,总是乐呵呵的笑着。村里人都叫他--堉子叔。我从没见过他发脾气,更没打骂过我们。小时候,我很娇气、又爱哭,常无理取闹,而弟弟经常调皮捣蛋。我们总是经常免不了要挨母亲的打,这时我们赶快飞奔到爷爷那里,躲在他身后,爷爷也总是护着我,劝说母亲。有时母亲气急了,说道:“您再这样护着,我连您一起打!”
爷爷嗜酒,爱吃肉,闲时,他总爱到村里的小店里喝上二两白酒。有时喝多了,就唠叨个没完没了,夜深了,家人都睡了,他还在兴奋中,从他那边的巷子走到我家的巷子,站在我父亲房间门口,嘱咐我父亲明天要干的活。没几分钟,他又要来一遍,再叮嘱一遍。完全忘记了自己刚刚说过。一晚上就要这样来回走动七八次,吵得家人无法入睡,大家既嫌弃又无奈。
爷爷还会讲许多民间故事,每当晚饭后,我最喜欢搬着小板凳坐爷爷跟前,听他讲故事。我现在还模糊记得山野人的故事。山野人会吃爱哭的小孩子,最后被人打死了变成了鳑鲏鱼。还有一个会用伞开渠道的仙人的故事。爷爷还说晚上在山坳树上叫的乌鸦,是人死后的魂魄变的。这些故事深深的吸引着我。
爷爷7岁丧父,和母亲、哥哥,相依为命。家里贫穷,成年后,又娶了体弱多病的奶奶。他一生勤劳,常年劳作,一年到头,总是早出晚归,任劳任怨。
他皮肤黝黑,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总是笑着,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不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