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约3000个律师公众号后,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p>
</p><p style="text-indent:1.5em"><span style="font-size:17px">过段时间准备重启自己的公众号,为了解这个行业的状况,以律师为关键词,在微小宝搜索出近 6000 个公众号, 浏览其中约 3000 个公众号后,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span></p><p style="text-indent:1.5em"><span style="font-size:17px"><b>开通公众号的仅占律师群体的不到 3%</b></span></p><p style="text-indent:1.5em"><span style="font-size:17px">微信公众号的使命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以律师为名的公众号看上去数量不少,但是如果按全国 52 万律师计算,竟然只有不到 1%的同仁开通了公众号。当然有部分律师并非以律师之名开设公众号,即使如此,估计也只有不到3%的律师开通了公众号。与大家印象中律师重视个人品牌的观点相去甚远。</span></p><p style="text-indent:1.5em"><span style="font-size:17px"><b>内容同质、排版非常糟糕</b></span></p><p style="text-indent:1.5em"><span style="font-size:17px">大部分公众号的运营者是行政人员、律师助理或代运营人员,难以体现出律师或团队的特色。</span><span style="font-size:17px">法律行业的内容大多比较枯燥,大部分律师习惯了法言法语的写作方式,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行文干涩难懂,既无增长知识的可能,又无娱乐之趣味。</span></p><p style="text-indent:1.5em"><span style="font-size:17px">更糟糕的是,相对于其他行业公众号来说,大部分法律类公众号的排版简直是审美界的恶梦,毫无美感而言。但即使如此,仍然有不少的阅读者,可能是内容比排版更重要吧。</span></p><p style="text-indent:1.5em"><span style="font-size:17px"><b>关注量少不等于价值低</b></span></p><p style="text-indent:1.5em"><span style="font-size:17px">大致统计了下,3000个公众号中关注量超过300以上的约180个,关注量超过1000以上的公众号只有不到50个, 相较于金融、健康领域动辄数十万的关注量,足以让大部分公众号运营者泄气。</span></p><p style="text-indent:1.5em"><span style="font-size:17px">然而,律师类公众号的运营不同于其他行业,关注者的多少可能并不是关键。尤其是个人运营公众号,平均阅读量是粉丝数的15%以上,相对于平均不到 7%的公众号阅读量已经算比较高的了。而且受众群众非常垂直,也是潜在的客户群众,很多地区大所的关注者也在1000人左右,而这个数量足以养活近几十号律师团队。因此,个人律师的关注者如果能够超过 500 人以上,基本可以实现案源自由了。</span></p><p style="text-indent:1.5em"><span style="font-size:17px"><b>个人律师公众号比官方的更受欢迎</b></span></p><p style="text-indent:1.5em"><span style="font-size:17px"><span>关注者超过 1000 以上的公众号中,有一半以上是个人运营的。而大部分的官方公众号运营都非常</span>雷<span>同,部分请了专业的代运营,但是即使如此,可能是法律行业特性的缘故,绝大部分公众的内容非常枯燥,连我这个法律人都没有太多兴趣看下去。</span></span></p><p style="text-indent:1.5em"><span style="font-size:17px">为何呢,法律类公众号应该有两种类型,一种以是协会、律所运营的官方类公众号,更多提供资讯为主,另一种是个人号,体现每个律师的个人特点,有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个性,毕竟我们喜欢的都是有风格的人。</span></p><div class="image-package"><img src="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9331952-56e799e38a61961c.jpeg" img-data="{"format":"jpeg","size":433989,"height":1707,"width":2560}" class="uploaded-img" style="min-height:200px;min-width:200px;" width="auto" height="auto"/>
</div><p style="text-indent:1.5em"><em><span>当然了,律师行业毕竟是相对保守的,</span><span>大部分律师手机通讯录或微信的朋友数都远超过绝大部分公众号的关注人数</span><span>,因此,对于大部分律师来说,法律公众号只是个人品牌展示的窗口之一,并非是最佳的方式。</span></em></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