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2016·罗杰斯著作精粹 | 2016.3.28

第三部分文被命名为"过程中的人",主要讲述了我们怎么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和自己原先那个自我渐行渐远的,以及这种疏离造成的孤独感和分裂感,不安全感。

第一篇文章是一个案例,案主是一个年轻的女子,有健康的童年,她命运的反转始于她的感情生活。在父亲的强烈干预下,她与第一个恋人分手,从此她把父亲对她爱人的要求内化为自己对爱人的要求。但是她内心是痛苦的,她用暴饮暴食来排解,迅速发胖之后,遭到了周围朋友的嘲笑,她认可了他们的嘲笑,开始讨厌自己,这是她的自信心遭到的第二次打击,她完全认同了周围人的评判标准,开始讨厌自己。

接下来,她面临了在两个恋人中的选择,她最终选择了父母认可的那一位,她孤注一掷地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许,因为这样做是安全的。但是她离开她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情绪越来越远,她无法把自己的选择和自己内心的感受链接起来,她感受到的是越来越深的孤独和疏离,她认为"自杀是个美丽的女士"。最后,她终于服用了过量的药物,24岁。

还记得罗杰斯提出的实现帮助关系积极功能的三个条件,真实,关注和同感。

我们最初和最终的关系都应该是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应该是自己最可靠和最安全的帮助者。如果外界的环境迫使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与内心的情绪感受和渴望分裂,将自己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建立在别人的标准上,目的只是为了得到赞许爱和安全,那这样的个体,在与自己的关系中就无法做到真实,关注和同感,久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就无法排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飞扬 飞扬专栏【我就爱BB】 专栏简介:当年袁绍官渡之战,谋士跟他说,不能打不能打,一定败。袁绍一意孤行,结果...
    杨宫大人阅读 214评论 0 0
  • 轻松的岁月,流逝的光阴。一切放佛定格在昨天,国庆回家,母亲拿出两张照片,问着我得位置在哪儿。顿时思绪被拉回去了。 ...
    QinRenMin阅读 208评论 0 0
  • 我今天体验辟谷的最高阶段,也是挑战,连水都不喝,半天不饿,想喝水,吞口水。[呲牙][呲牙][呲牙]前几天吃了很想吃...
    铭玮阅读 153评论 0 0
  • 一听见唯物主义,你是不是想到了马克思爷爷。 然而,马克思爷爷的马哲唯物论只是唯物主义当中的一种。 这篇文章鱼生来介...
    鱼生指教阅读 386评论 4 7
  • 序:世界是诸神的世界,诸神高高在上放牧着地上的人,诸神虽然享受着永恒,却不能拥有永恒。于是诸神欲争夺信仰,在超凡之...
    白芲阅读 4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