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西北的种子(一)


去年8月,我从大西北带回了红色、紫色、黄色的矮脚牵牛花种子。

9月上旬,播种至花盆中,几天时间,种子发芽了。纤细的小芽,小心地探出头,打量这陌生的环境。

南方的秋天,气温20多度,小芽迅速成长。花杆长得比家乡的牵牛花粗壮,叶子的颜色也比家乡的更深。


我每天盯着,希望看到花骨朵,可苗中心只有一片嫩叶。嫩叶长大变成了深色叶片 ,依然不见花骨朵。

转眼元旦到了,气温降到几度。我想,大西北来的花,这点严寒算得了什么呢?

果然,室外的吊兰,叶子枯黄了,可牵牛花依然绿绿的,还在不断长高、长壮。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苗中心有一个小苞。不知是我心太急,还是小苞长得太慢,半个月过去,也没长大多少。

会不会是气温太低呢?

到了二月下旬,终于看清了,是花骨朵。兴奋的我,有一种想拔苗助长的冲动。

天天看着花骨朵,由一点点,慢慢长成了长条形,依稀看出是紫色的。我感觉要开花了,可花骨朵打不开花瓣。难道花开,也像蝴蝶破茧成蝶一样难吗?


二十天后,等来了第一朵紫色的牵牛花。颜色没有我想像的鲜艳。浅紫,略带白色,花瓣上的条纹有点粗犷。

原来,青藏高原的种子,来南方变异了。

接着,红色的、浅黄色的、深紫色的牵牛花相继盛开,花盆因各色花朵,格外耀眼。

虽然,花儿生长期长,但欣慰的是,花期也特别长。开了二十多天,花儿美丽依旧。


我计划着,等花儿结籽后,收集颜色鲜艳的,明年再种。希望几年后,花儿开得同青藏高原一样艳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