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真理

如果A可以直指出B的“缺点”,那么可以说明:

1.A认为这件事是“缺点”(换个角度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只是A的关注点在其消极方面,说明这个特点对A的宏观大目标来说至少不是增益的)

2.A可能潜在地有这种特点,而不觉知;或已觉知,同时知道不可改变而坦然接受(这涉及童年经历、客观条件等等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

3.A与B的关系紧密不可破,A需要B作为环境来衬托自己的这种“缺点”,而增加内心对自我的认同,B需要A帮忙指出这种缺点,而坦然接受且发展其对应的优势方面(就是说,知道自己傻,不是为了变聪明,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傻人固有的一套处世和工作模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