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大学同学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为什么总是遇到负心的男人?天下的好男人都死绝了吗?第七次恋爱失败,分手快乐。
底下的评论纷纷安慰道:“别难过,做更好的自己。”“总有一天,那些让我们难过的男人会怪自己曾经的眼瞎。”“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要坚强!”还有一条更文艺的:“冰心对铁凝说过:‘你不要找,你要等。’”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的同事以女性居多。在这么多年的日常接触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是三四十岁的少妇,还是刚走出校门的小丫头,一旦话题涉及到男人,或多或少会提到一个词——“真爱。”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真爱真不容易啊。”不少女同事这么感慨。
同事A,三十二岁,事业上小有成就,人也很漂亮,育有一个五岁的小女儿,老公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按理说,拥有这么个“完美家庭”,足以羡煞旁人。谁想到两个月前, 同事A来了一次闪电离婚,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当初嫁给他,完全是看他是个让人尊敬的医生,结了婚之后才发现,他这个人在性格上和我完全是两路人。现在我靠自己买了房买了车,有能力供女儿上个好学校,何必去和一个性格合不来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呢?”同事说道。
同事B,二十五岁,性格开朗,结婚不到一年,老公天天来医院吵架说要离婚,同事B实在禁不住,瞒着父母把婚离了。
“也只能怪自己当初猪油蒙了心,相亲的时候看他不抽烟不喝酒,又是个军人,给人一种踏实过日子的感觉,当时就动心了。结婚后,老娘一说到让他出去多赚点钱就冲我发火,你说这还是个男人吗?跟着这么个既没钱又没上进心的男人看不见未来。”同事B抱怨道。
有意思的是,在被问到将来打算怎么办的时候,同事A和同事B都说了同样的话:“继续寻找真爱呗。”
两位同事的话让我想起一个已经宣布找到“真爱”的女同学。这位女同学高中辍学,南下打工,大概也经历了好几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最后终于在一位大叔的怀里找到“真爱”——当起了别人的小三。
“世界上最动听的情话无非,就是,我养你。真爱是不分年龄的。”高中女同学偶尔会在QQ空间里发些语焉不详的感慨,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哪位文艺女青年的“刻奇病”又发作了,我们这些知道内情的,只是随手在下面点个赞。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早已进入男多女少的时代。到了2020年,男女比例将会进一步失调,找不到配偶的适婚男性将达到3000万之多。换句话说,在婚恋这件事上,女性的选择权远远大于男性。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见到那么多到了二十五六岁还没谈过一次恋爱的姑娘,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如今,每当谈到爱情,谈到真爱,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能对他人的爱情评头论足。然而,我们又是如此盲目,哪怕是一个耍酒疯的鸡汤写手,哪怕是一个有着情感障碍的专栏作家,只要肯迎合我们的自恋,我们就会把任何一本毫无想象力的意淫小说奉为爱情圣经。
从这个角度说,这正是现代人爱而不得的症结所在。电影,电视剧,小说,甚至连广告都在无时无刻地告诉女性,想拥有一份真爱,只需要呆在原地不动,只需要等着白马王子出现,面包和爱情自会水到渠成,当然,这位白马王子最好是开着车,背着房子,有时候还要脚踏七彩祥云。流行文化对女性的洗脑是如此流传甚广,有时候就连男人也做起了全能自恋的白日梦——等着一个不仅能为自己解决生理问题,还能无限包容自己的妈妈式老婆出现。
对于当代人的这种困境,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看待爱情的角度,他说:爱是一种给予的能力,也是一种必须经努力练习才能习得的技艺。如果以这句话作为爱的定义,那么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推导出,大多数爱情小说的写手以及大多数情感专栏作家,其实完全不知道“真爱”为何物,或者说,即使知道,也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他们有意无意地鼓励着我们自恋,同时将人类对于安全感的需求,打包成对爱情执着追求的模样,贩卖给对真爱一无所知的读者。渴望从这些人口中得到有关真爱的教诲,难道不是另外一种缘木求鱼吗?
人格发展停滞导致的无力宰制外界环境的病态,被我们的社会一再美化。甚至就连繁衍后代这件事上,我们都得依靠第三人的介绍和撮合。由于我们的过分自恋,导致我们根本没有爱的能力,只好将性吸引力引发的冲动曲解成爱,将他人试图把我们降格成工具的恶意误解成真爱。
爱是一种给予的能力,能真正滋养我们的内心,可是人格不健全的人永远无法得到真爱,这便是这个时代对我们最大的诅咒。想破除这个悬在我们头上的咒语,我们得放下“自立为王”的自恋,放下我们在商品社会练就的讨价还价的本领,放下我们对依靠他人来弥补自身人格缺陷的渴望,到那时候,我们离“真爱”才不会那么遥不可及。
最后,我的那位当小三的同学,今年元旦一过,便卷皮铺盖回家,在老家县城火速相亲,找了个本分老实的公务员结婚,已经怀孕了,天天在朋友圈晒自己的大肚子,令人烦不胜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