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农村女儿的隐痛

听村里的一位阿姨和其他人谈论自己的女儿,说这些年多亏了女儿家里才没那么紧张。她家我是有一些了解的,因为她的女儿跟我曾经是同班同学,小时候我去过她家很多次,也很熟悉她的父母。只不过后来由于读书工作等大家渐失了联系,现在已经变得生疏。

去年过年回家的时候在街上走着突然碰到了,我差点没认出她来,她也是。在我惊讶之余便听到她身边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喊她“妈妈”。之前就听说她结婚了,但没想到小孩已经这么大了。我们都觉得对方变了,我说她变成了大人模样,她说我变书生气了。

她家里有两个哥哥,在我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她就辍学去了南方,跟着一位姐姐进了服装厂,那些年我从没有见过她,但经常会听到她给家里拿钱的消息,今年一万,去年一万,中秋节两千、交医疗保险一千······等。她妈说她两个哥哥娶媳妇沾了她不少光,几乎是她一年一年给家里寄钱娶回来的。现在她是趁孩子放暑假带孩子回来探望,回来的时候又在县城买了排骨、猪肉等,还送了她一个绿色的手镯(据说是婆婆给的)。她妈听起来很骄傲有这样的女儿,所以嘴上眼角充满了赞扬,而面对儿子所有的不管不顾,就只会淡淡说一句他们自己也紧张来遮掩他们的偏袒。

我看过很多关于类似甚至更严重的情况,农村女生在这个问题上的隐痛真的腐蚀人心,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彩礼。村里的男人会出去互相聊天说这家那家女儿的彩礼数额,落在手里越多则脸上越光荣,显得自己越牛气。他们不会讲自己给女儿建设新家庭提供了多少帮助,因为他们把钱都投资给了那个甚至那些有根的儿子,女儿的荣辱对他们来说就是男方的事情,甚至有时候选择默不作声也是常态。嫁出去的女儿再回去都得买大包小包的才配登门,儿子给打一通电话都能赞扬半天,不仅如此,哥哥嫂嫂侄子等哪个照顾不到都不行,当然了,花的少了更不行,因为据说这是娘家的退路,不花就是不给自己留退路。

她们还不能伸张,而且必须认可并执行这种惯常。一旦开口,就会让家里鸡飞狗跳,父亲会大发雷霆,暴怒到想要上吊,母亲会一边落泪一边数落你的忤逆和没良心。只要她不妥协,家庭就不会和睦,而且会被认为是破坏家庭美满的炸弹。来回的撕扯和控诉必然笼罩在整个家庭之上,直到他们成功,然后他们就能出去和别人炫耀、攀谈。

所以为了家庭、为了他人,大多数女儿选择沉默性顺从,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悲鸣无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