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同时要用科学办法进行管理,切实管到位、管到点子上,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全面把关,铸就优秀干部队伍”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核心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各项工作的成效。全方位管理干部意味着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管理。这涵盖了干部选拔任用的严格把关,确保选出德才兼备、忠诚担当的优秀人才;涵盖了干部教育培训的精心规划,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还涵盖了对干部工作绩效的科学评估,以准确衡量其工作成果和贡献。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坚持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注重考察干部的政治品德、工作能力和廉洁自律情况。教育培训要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根据不同岗位和职责,为干部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内容,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绩效评估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避免单一指标的局限性,充分激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常态监督,筑牢廉政坚固防线”经常性监督是保障干部正确行使权力、防止腐败和失职渎职的关键手段。这需要建立健全多元化、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内部监督要强化组织内部的层级监督和职能监督,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监督责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监督体系。同时,要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如信访举报、网络监督等,让干部的行为置于阳光之下。要加强对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规范决策程序,防止权力滥用。关注干部的日常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通过定期的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强干部的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协同发力,开创管理监督新局”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两者协同发力,才能真正打造出高素质、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加强两者的协同,需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使管理和监督部门能够及时沟通干部的相关情况,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完善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廉洁奉公的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规违纪的干部严肃处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要紧跟科技发展步伐,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提高管理和监督的效率和精准度。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更加严密的制度笼子,让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