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19日,几个小伙伴相约去挖野菜萱宝、笑宝、苗宝和宇哥,萱宝带的是长的塑料铲子,笑宝带着一把水果刀,我家的苗宝和宇哥准备了两把点大小适中和两把小点的铲子。
到了野外我认为不管能否挖到野菜,也就是带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孩子们已经走在我的前面很远了,她们可能真的忘记是来挖野菜的了。萱宝用她那大铲子几下就能挖个大坑,有时还能挖出长长的蚯蚓出来,苗宝和笑宝边走边聊她俩好像在田野散步,宇哥呢倒是认真的用他那不大不小的铲子挖土放进小桶里,说自己要堆一个城堡,感情是把土当成沙子玩了。
大约走了几十米,我问:宝宝们,你们找到野菜了吗?她们问:野菜是什么样子的?我在众多野菜中找了好一会才找到一颗,告诉他们就是这样的,我失望的说:不行呀,咱们今年来晚了,野菜都长成老祖宗了,不能吃了。逗的孩子们咯咯哒笑。然后又说咱们也许能挖到更受欢迎的:曲麻菜。孩子们一听来兴头了,笑宝说:我知道那个菜,我爸妈可爱吃了。于是我们迫切的朝前走了盼望着发现奇迹。都快到地头了,仍然没有任何有迹象。
我开始倒腾手机小程序,心思丰富一下孩子的野菜知识宝库,可是倒腾半天也没有识别出来。只好用我从小的土话告诉孩子们我知道的几种野菜的名字:灰菜、拉拉苗、蒿子、蒿子。听起来名字不好听孩子们还觉得挺有意思。
我们朝另外一块地走去,远远望去绿油油的,走着我偶尔看到两颗曲麻菜赶快告诉孩子们这就是咱们要找的菜,孩子们争先去挖,我告诉他们找到一处留下两个人挖,剩下的两个人继续跟我朝前走,这样可能会挖的多,也不至于因为挣着挖用工具伤到小伙伴。一会我们来到刚才看到的那片绿洲,我告诉小伙伴们这是灰灰菜。她们觉得这个名字太好玩了,但是灰灰菜里夹杂了别的菜,小伙伴还是区分不出来,我拔了一颗给小伙伴们介绍菜的叶子形状和颜色、菜梗的颜色,开始孩子们每拔一颗都要问我是吗?是吗?是吗?需要我鉴定她们才放心的放进自己的口袋。后来没人问我了。看来是他们都认识这灰灰菜了。我开始给孩子读这个菜所含营养成分和如何烹饪。萱宝听了说:这个菜适合我爸爸吃,我爸经常口臭,我要挖了给爸爸带回去。笑宝说:是不是挖多了还可以去卖呀。我说:如果是曲麻菜可以卖,这个恐怕不行。笑宝说:我可舍不得曲麻菜,我爸妈那么喜欢吃。宇哥用他的铲子不停的在松软的土地上铲来铲,聪明的萱宝开心的说:你铲下来我直接拾菜,这下我可省事了。后来孩子们开始一边挖一边拿着一小把菜唱歌:挖灰灰菜了,挖灰灰菜了,卖灰灰菜了,卖灰灰菜了,一块钱一斤,你卖不卖?...
挖了好一会灰灰菜,我自己去寻找新大陆。我找到一片有曲麻菜的地方,返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伙伴们。于是我们开始整队嘱咐大家带好工具朝另一片宝地出发。当孩子们看到有好多曲麻菜跟我一样兴奋。
眼看太阳落山了,看看表已经五点半了,我提醒孩子们过一会就要回家了。显然她们还没挖过瘾。我告诉她们没事下周还可以再来,不要一次都挖光了,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呀。回去的路上咱们兵分两路看看那个地方还有,下次来了好接着挖呀。
回家路上孩子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显得特别珍惜。都带着自己那一小包野菜回家了。苗宝和笑宝的放在一起了,我和老公提议不让苗宝要了,苗宝快要急哭了,我们只好同意了。晚上儿子(宇哥)跟我说:妈妈挖野菜太好玩了,再带我去一次吧。我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