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一篇最接地气的写作变现文,祝你我都赶快变现,^_^
-01-
做了两天的功课,就是想看看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实现写作的变现。
因为前几日,写了一篇文章《我今年想搞一件大事儿》,只是提出了写作变现的目标,至于如何做,怎样实现,我甚至连具体的步骤、如何去做都没考虑过。
这几天的工作,就是想把之前那个最粗略的想法变得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
但,看来看去,其实都是在说下面几件事:
(1)投稿。赚取稿费和名气。
(2)经营公众号。赚取广告费、售卖东西。
(3)开课。赚取讲课费。
(4)出版。
(5)混搭。写作和微店绑在一起,用写作赚人气,然后售卖东西。
-02-
“经营公众号”和“混搭”,这两种模式,一般的兼职人员是来不了的,非常耗时,你要推销自己,就要不停的建各种群、活跃于各种群,并和任何可能有联系的任何人建立链接……唯有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及具备惊人的精力才能做到,一般人是万不能成功的。
我在简书里,见到做的非常好的是“何沐芝”,非常佩服她。
“投稿”和“开课”是我非常热衷的,所以在这两个方面下了点功夫。
“投稿”就是想找一些好的平台,试了很多种办法,几经折腾后发现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在“新榜网”里点“榜单”;选感兴趣的类型;比如点击“时事”-“人民日报”——就能看到我们很关心的“活跃人数”等数据;拉到最后,就能看到“7日热点”和“近期文章”,以此来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然后再到微信上搜索相应的投稿信息。
用这个办法,我确定了与自己写作风格较一致的三个平台:“教育”、“择学堂”、“尹建莉父母学堂”,并在微信公众号里找到了相应的投稿信息。
有一点要提醒的是,如果公众号里没有投稿的信息,你就输入“投稿”试一试。
说完投稿,再说一说“讲课”,我目前在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按照无戒老师的建议,以写一本书的框架在完成现在的文章。这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我只能用一个接一个的时间去打磨。
目前我确定的几个写作方向是:网游、不良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研究、郑渊洁的家庭教育研究、父母的自我成长。
说出来都怕您笑话,就这么简单的几个方向,我在简书写到第200篇的时候才逐渐呈现出现的,你说我有多笨!
简书里讲课的大神有很多,我只听过无戒老师的,也只知道彭小六不光有“早读课”,还全国各地的讲。能达到讲课的水平,唯有专业,要不然谁想听你得不得,这必然要耗掉大量的时间。
如果你有心让写作变现,就要把自己写成某一方面的专家,玩票谁不会。
关于出书,我认为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不要强求。而且确实也赚不了多少钱,彭小六透露:我从来没觉得我靠写作赚钱过(一本书版税两块钱,一年结算一次)。
-03-
最后,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1)公众号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所以这些文章必须要迎合读者,要具有粘性,只有这样才能从读者那里赚到钱。因此即便大v的公众号也存在互相转稿、内容雷同的情况,比如《孩子,我为什么宁可放弃五十万,也要逼你去读书》,在我看到的十多个排名前列的教育类大号里都有这篇文章,而且其它相同的文章也不少。
然后就是大量的广告,真正被录用的文章实在很少,因为要考虑产出比,你的文章能不能引起这么大的吸引力,这是大号最关心的,至于文笔是否好、是否正能量,那是基本要求。
这也难怪,有的人就靠一篇爆文,就能引爆自己美好前程,比如前几日在《奇葩大会》露面的00后少女,月入九万多!
(2)在外面的人都想进来,进来后才发现,里面也要炸锅了。
和我们有一样思路的人,大有人在,基本套路主要是我前面提到的几条,门槛越低竞争越激烈,死的也越多。
李笑来说过:选择“特立独行且正确”坚持下去。
对此我这里不做解释,只给大家讲一个郑渊洁为什么要独自一人写《童话大王》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1984年,他儿子郑亚旗出生后的一年。一天,郑渊洁带着儿子在走廊里玩,儿子踉踉跄跄的走在过道里,周围的环境非常糟糕、甚至还有一个大锅炉,站在一旁的郑渊洁突然非常难过,觉得应该为儿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于是他开动了脑筋:我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就体现不出我的好,别人是为了看我的故事,还是为了看其它才买了那份报纸,都是说不清楚的,况且赚取稿费又是极少的……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一个人独自写一本期刊,于是《童话大王》在第二年,也就是1985年诞生了,郑渊洁一写就是33年,销量2亿多册,创造了世界纪录……
郑渊洁是想告诉我们:不要和别人一样,要做与众不同的自己。
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是选择难,难于上青天的难,死磕到底;还是易,门槛低的易,先赚钱再说。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选择只能靠自己。
(3)要推销自己文章,和更多的人建立链接,不仅是时间的付出,还是很有一套的。我在简书上看到“万能小猫”的战绩真是让人羡慕,据她自己透露:利用半年时间,每天3小时,月入5w。她曾就职于某知名媒体的新媒体运营,所以在运营方面很有经验。我暂不考虑深入的运营,所以了解的不深。
对于个人来说,最好的方式是找一个付费的团体,和他们一起前行,我找过、学过,但还在找更合适的!也算是一直在寻找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