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的内外世界|今天的你被朋友圈玩了吗

昨天下来,感觉自己又浪费了一日的光阴。

事情是这样的:早上我的两只猫儿一直在我脚边蹭来蹭去,本来打算全心投入学习的我,最后只好罢休,和这两个磨人的小妖精嘻玩了起来。最后自己还给它们俩拍了许多照片,其中有一张拍得甚是满意,我就发了条朋友圈。

发了朋友圈后我就去学习了。

第一科学的是英语,有时遇到不会的单词,我就打开手机查询。由于前面发了朋友圈,就下意识地打开微信看看点赞数,后来又往上滑,刷了一下别人的朋友圈。

了解到这个人今天又出去浪了,那个人明天则要考试了。有时会看到一些人发自拍,就会一边想着“臭美,也不是很好看嘛。”然后又放大来观察观察......接着会回过头再看看哪些人给自己点了赞,哪些平时看起来关系很好的人给别人点了却没有给自己点......

就这样,我每次查单词都要花上更多的时间来看朋友圈,有时看到朋友圈忽然没有了新消息又觉得很不习惯,便无聊得盯着,直到有红点的出现再点进去......

这样浑浑噩噩度过了早上后,到了下午,睡了个午觉,醒来后的第一件事还是习惯性地打开了朋友圈。

点开朋友圈,又要开始揣测,同样是关于猫的内容,这个人只给他点赞不给我点?然后就开始回忆最后一次和这个人的接触,想想是不是自己做了什么让他不爽的事了……又看到那个人给自己留了评论,该怎么回才最为恰当呢……

白天下来我的精力似乎剩下不多了:看朋友圈,看完朋友圈后的各种想法几乎耗尽了我的能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此到了晚上,我很没有精神很困。

可是反思到今天的自己还没干多少事就直接去睡觉又会有负罪感,于是我打开了电脑开始进入写作。

写作时我将手机放到我不起身就拿不到的地方,调整静音。

我写的是一些过去的事情与现在的感悟。

其实写作有时就像是在和自己相处,与自己对话。

有人说“学会和自己相处,往往是最难的事。”

但我还想说:“学会和自己相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事。”

我写下自己的思绪,才发现原来自己内心深处有这么多被我拉下蒙蔽住的东西。

一篇文章下来,我安安静静地修改了三次。三次下来,心中的浮躁和烦恼似乎也被抚平得七七八八了......于是我才带上那颗平静的心进入了梦乡,默默庆幸着自己在晚上没有继续沉迷于朋友圈内的世界。

其实我个人觉得发朋友圈是一件会上瘾的事,它会让你习惯向全世界宣布你正在干嘛。以前刚开始接触朋友圈的时候,我自己以及周围的人,都是在有大事发生时才会发。但现如今,有时大家有些小情绪比如:“每天满课,我很难过。”“我最近总是在胡思乱想。”......之类的心里想法都会十分及时地发到朋友圈上。

之前我的老师在基础写作课上说过这么一句话:“哪有那么多人总是去关心你的小情绪呢?”其实很多的我们,作为一种群居性动物,都会想在一些平台上多点刷存在感。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大家发东西的频率越来越高,内容也越来越琐碎了。

许多事情都是有利弊之分的。我们都不得不承认,

朋友圈可以使我们和一些以前相处的人不会彻底失联;

可以配合我们记录生活,促进我们对生活的感受与热爱。

可以润色我们的生活、娱乐我们的思绪;

可以使我们不会与社会脱节,及时知道一些外界的消息而“赶得上潮流”。

但同时,在这个P图软件、美句泛滥的年代,我们本不应该透过朋友圈去评判一个人的。其实我们都会在潜意识内为圈内世界所迷惑。有时一条朋友圈下来,就会放大某件事情的重要性,放大了某种情绪,迷惑了他人也迷惑了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此我们要注意适量,学会把朋友圈回归到最初的娱乐性质,不让自己在这个亦假亦真的圈内世界陷得太深。

只有这样,你才可以一边享受圈内世界带来的乐趣,一边使圈外的自己不受影响,轻装前行。

圈内的世界,总不可避免地带着些虚荣做作与有色眼镜。而我们生活的重心,永远还是这个圈外的现实世界。

我们各自成长的路上,最重要的还是你对待自己的方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