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篇》总复习之篇末点题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的最后一章,以曾子的话“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作为末章,编纂者用意何在?起什么作用?
通观《论语》一书20篇,这样的篇章并不多。只有《里仁篇》用子游的话作结,《述而篇》以作者对夫子的客观描述作结外,别无他篇。
仔细琢磨,体贴先贤,为什么这样安排?原来是篇来点题,也有“学而时习”将老师所教化为己用的作用,更是将《学而篇》“学而为人”的主题,进一步引向深入——“学而为仁”。
纵观夫子一生,无外乎八个字——“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好学近乎知”,直接指向知,好学是修己,是内圣,夫子“学而不厌”,下学而上达,达到智者的程度,以至于圣人。“诲人不倦”则直接指向仁,是安人,是外用,是情感。内圣外王,知行合一,在孔子身上得以充分圆满体现。
所谓“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实际上是曾子这位儒学实际传承人对孔子老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深入解读。《礼记·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切为学都有直接和间接的目的,所以君子为学,当以“修己以安天下”为目标,那么,就应该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样,既贯彻落实了夫子“学而为人”,进而“学而为仁”的修学路径,又呼应照应了本篇主题和开篇。
“仁”字,今天通俗的解释是由“人”和“二”构成,“仁”就是以“我”为出发点,处理好与人的二人关系。
孔子认为,“仁”是解决人与人之间一切问题的根本方案。孔子在继承上古时期“五教”“五伦”(将人类社会中以“我”为出发点的二人关系概括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关系)的基础上,生发出孝、弟、忠、信四种维持二人关系和谐的准则。这些准则,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仁”。
从“我”出发的孝、弟、忠、信,既是为对方考虑着想,实际也是为自己考虑谋划。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古之学者为己”就是纯朴自然的为了自己而修养自己,自发的遵循孝弟忠信的准则;所谓“今之学者为人”,则是指今天的学习者从为社会、为他人的目的而遵循和恪守孝弟忠信的准则,从而完成“学而为人”的修炼。
“仁”不仅是一切以“我”为出发点的二人关系的解决方案,实际上也是孔子认准的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解决方案。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开篇讲“颜渊问仁”。颜渊所问之“仁”,实际上就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所以,孔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何谓“克己”,实际上就是收敛与克制自己本能的欲为之心,适当的在本能的欲为之心中加入理性的当为之心。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适度的考虑对方的感受,按照对方双方所乐见的规则行事,便是克己。所谓“复礼”,实际上是遵循前人从天地秩序中所体会到的、约定俗成的规则。孔子坚信,体察“仁”,践习“礼”,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方案。
孔子是天下第一等的好老师,颜渊是天下第一等的好学生。一句“请问其目”,就为千古世人引出了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不朽巨论。一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又表明了颜渊自己必将终生实践的决心。
“仲弓问仁”“司马牛问仁”“司马牛问君子”“子张问明”“子贡问政”“子张问崇德辨惑”“齐景公问政”“子张问政”“季康子问政”“子张问士之达”“樊迟问崇德修慝辨惑”“樊迟问仁问知”“子贡问友”,其实都是在借助弟子、时人与夫子的对话问答,从不同侧面,进一步说明“仁”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方案。
实际上,古往今来,古今中外,许多圣人也都在寻找解决人世间根本问题的方案。被誉为世界上四大圣人的另三位:释迦摩尼、耶稣、穆罕默德,也都为人类贡献了一套解决方案。而这三位圣人的解决方案虽然表面上不一样,但内在的本质却都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再造一个想象中的世界,是想通过另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因果关系,来解决当下现实世界的问题。其效果可想而知。
只有孔子从现实世界出发,又努力在现实世界中倡导和建树孝悌忠信和礼乐文化等理想社会中理应具有的触手可及的解决方案,直接将未来世界表现在当下的社会中。
所以,“仁”是孝悌忠信礼乐的逻辑基础,是一切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