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都在扮演着一个脾气好的人设。一次一次被其他人踩到底线,从小学那群喜欢起外号的人到高中偏心的语文老师以及很多很多人…但是我的父母似乎又在告诉我他们希望我能“天天开心”,于是我也在努力迎合着。想到小学那会我写的所有的东西全部都是“天天开心”“开心快乐”,甚至干过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而憋了一篇名为“夸夸我的死对头”的四百字作文这种事,而作文的歌颂对象是那个带头给人起侮辱性外号的人——我无意否定此人的学习能力,只是现在想想,这种事就是挺鲨臂的。
似乎在我的认知里面,“我开心了父母也会开心,而我很不愿意伤害他们的感情,哪怕其实有时候我做的对但是我太笨了所以我不该反驳…”这或许并不是什么好的认知但是对我来说这似乎已经是一个习惯了。
甚至直到高中当我跟我妈提起班上的蝻宝的时候我都是带着点开玩笑的语气说“反正也就大半年,大不了以后同学聚会不来了”,说实话高中毕业之后要不是班主任出了车祸我都没想到我还会特意回去见我同学…
进入大学之后我所做的一些事情到底能不能算一种进步?我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我是不是在使用一种“本来就属于我的权利”,而非“越界”。
我似乎真的开始学着“发脾气”了。虽然对我来说其实很难受,但是如果从来不被允许拥有“生气”的能力和权利而是“必须要天天开心”,那么谈何控制情绪呢?我相信这么一种观点,先不足再过剩最后找到平衡点是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
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先看看自己不喜欢什么吧,或许对我来说,
比起默默的喜欢和不喜欢,尝试说出来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