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过你在京东平台购买商品配送员送到货之后软件内自动进入待评价状态,而在淘宝平台规定时间是必须你自己点击确认收货的?有没有尝试去思考过这些基本的功能设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化,在电商巨头里面技术方面一定不是问题,而真正考虑的底层逻辑应该是哪些呢?
注:目前国内市场两大电商主流平台分别为淘系和东系,分析切入点主要从淘宝平台与京东差异化来进行脑洞思考。
一,先看物流体系差异在哪里?
淘宝采用的更多的是第三方物流,主要靠第三方物流商为淘宝商家和用户服务,物流通常指的是三通一达组成的菜鸟裹裹,阿里平台提供的是一个数据运营平台,供物流供应商使用,阿里第一方面更多的是根据数据为物流运营提供指导性策略和意见,而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物流供应商自身的手里。第二方面所有的物流员工都是第三方供应商自己管理运营,阿里对员工的整体素质相对来说比较难管控及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控制及支配物流商和配送员的个人行为规范,更多的是靠物流供应商自己去管控,淘宝平台对用户来说也需要自己去对接配送员,是否收到货物也由消费者自身确定。比如说快递员直接把快件放在某个位置并且没有联系用户这都是时有发生的事情,所以整个购买消费环节都需要消费者全程参与。而京东采用的是自营物流,整个物流体系,包括仓管,配送员,配送车辆及设备完整的主导,管理,运营权掌握在京东自身手上,从源头整个管理链条都具备可控性,可追溯性,相对于淘宝来说京东快递员直接确认收货要安全的多。同时物流体系目前对于京东来说相对于其它平台也是一大竞争强项和壁垒,为了提升服务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快递员直接点击确认收货可以减少用户再次点击确认收货的步骤,现在的用户都是很“懒”的,平台能帮助用户解决的都解决了,对于消费体验的好感会大大增强。
二,如果玩一样的套路京东能活着吗?
京东采取的运营方式是“自营+第三方入驻”,根据相关的GMV(交易金额)统计数据显示,接近59%的GMV都来自于京东自营,在京东平台购买产品从下单,收款,仓管,配送,“收货”都是由京东人员完成,产品来自于内容员工采购,运输进入仓管系统,再由京东人员对仓库进行管理,整个运营链都在京东手上,相当于一个独立的B端商家。淘宝平台主要是“外包形式”运营,通过用户规模,用户的活跃,留存等手段吸引商家入驻平台,但平台只作为监管方对整个交易过程进行管理,管控,监督,虽然会通过一些服务算法手段去督促卖家提高服务效率及质量,但是最终的决定权并不是真正掌握在淘宝平台自身,这样在服务的差异化上,淘宝在用户规模上有一定的强项,在服务质量,效率方面相对于京东的自运营是一个短板,这也是京东能不断的成长并且成功从淘宝平台细分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消费人群的原因及优势。而京东配送员可以直接点击确认收货也正是京东对自身管理的自信及对消费者的承诺做出的选择。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
京东从商家准入门槛就普遍高于淘宝及其它平台,其用户人群定位主要为追求高品质,高效率的年轻人群,在保证金方面总体金额高于淘宝及天猫准入门槛,服务方面的要求考也严于淘 宝系平台。而淘系平台的人群定位更多的是普通消费人群,在产品品质方面管控相对次于京东,主要还是以“小而美”为总体运营目标,真正的用户大额消费在淘宝平台相对来说比较少,因为其门槛问题及保障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及京东的自营化平台靠谱,有保障,源头上一方面是人群定位不同,人群定位不同带来了消费额的差异化。另一方面是准入门槛较京东相对来说低一点,导致追求高品质的消费人群无法对淘宝产生较强的信任感和托付感,而以此为基础导致的平台服务功能也会差异化,无需用户点击确认收货就是其表现之一。
内容作者:汪征宇,为脑洞大开栏目作者,如果你也喜欢开脑洞,关注我们,定期带你嗨,V公众号:运营脑风暴,ID:cp-yh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