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富村是个“男耕女织”,其乐融融的村子,这里民风淳朴,村民也都安居乐业。
村子里有好些人家种了杏树,一到成熟的季节,一些淳朴的村民就会把自己家的杏儿送给邻居们尝鲜。细数数,这村子里种杏树的人家还真不少。这不,村东头的二豹子家,村中心的某户有钱人家,还有村北边儿一家开生态园的人家,都有杏儿。
村东头的巷子里住着的这位,是一个略显邋遢的村民,他叫二豹子。名字威风,人可~~不太威风。他还住在这条巷子的时候,人们经常能看到他,穿着(zhuo)脏兮兮的,骑个自行车进进出出,也不咋跟人说话。他家不算小,有六间屋子,一处院,院儿里种了三棵树,分别是,柳树,山楂,和杏树。杏树长在墙边儿,一到每年的五六月份儿,就能看到一树的黄的发透的杏儿。过往的人,都会不由得赞叹,这杏儿,长得可真好。不过,他搬到村西边儿也有几年了。东边的院子自然就荒废了,也就每年杏儿成熟的时候回来摘下杏儿,然后给邻居们送一些。
今年的杏儿长得格外好,高过房顶三四米的杏树上结满了杏儿,还没熟之前,就有来往的行人提溜提溜的看了。杏儿刚发黄,就有人来摘杏儿了。
第一批来摘杏儿的人是两个每天下班都会经过这条巷子的男人。开始几天比较小心,趁中午大家都在吃饭睡觉的时候拿棍子敲。但是掉在地上的杏儿都会伤着,放不了几天就会烂掉。又过了几天,他们上门楼上去摘了,一摘就是两麻袋。再过几天,胆子更大了,声音放开了,手脚也放开了,扒拉杏树的声音沙沙的,这不,吵到周围的邻居了。
出来的邻居是棱子家婆娘--蝶儿,嗓门贼大,叽里呱啦唠了几句之后,跟门楼上的一个后生说,“永强,给我也摘点儿呗,我这想吃,但是上不去呀”。这门楼上的,看看自己大半麻袋的杏儿,不拘小节地说:“我就摘点儿自己吃,给人家摘那么多也不好看”。说着就要下门楼儿。这婆娘不依不饶“就是二豹子在,都给吃几个呢,你这太不厚道了”。后生这下硬气了“二豹子算个球”……。说归说,闹归闹,这后生还是给蝶儿摘了半塑料袋儿的杏儿,女人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眼看着一树的杏儿被那俩后生祸害,来来往往的人也急呀。马上,第二波摘杏儿的人就来了。这一波儿基本上是眼红人家摘了杏儿也没啥事儿的娘们儿。村东边儿的来了,村西边儿的也来了,能得到消息的,都来摘杏儿了。这一波下来,杏儿就不多啦。
再几天,外地几个在村子里打工的人也来了。专业设备,梯子、杆子一应俱全。不过,到底是外地的,一个男人看到了,呵斥两句,叫嚣要告诉主人,他们才不情不愿的走掉。转头,这个男人把二豹子喊来,说是想拿点杏儿,叫二豹子把门开下。
然后,二豹子把门开开,那男人摘了大半麻袋杏儿,给二豹子递了根烟就走了。然后,二豹子摘了点还泛青的杏儿也走了。
到这里,一树的杏儿,就只剩下高过屋顶三四米,别人够不着的了。看着枝头仍旧满满当当的杏儿,人们大概能猜得出,今年年景不错。
村里的那条大道上,那户有钱人的院子里也有棵杏树,位置也在墙边,听说人家挣钱之后,就搬到城里住了,这杏树也就不怎么打理了,来来往往的人看着满树的杏儿总说,这杏儿不错,这几颗够得着,咱们摘下来尝尝。对呀,这么淳朴的村子,摘两颗尝尝,谁家都是会愿意的。
村子北边的那家生态园的话,场地很大,修的也很气派。因为附近这么多村子,就这么一个“旅游景点”,平时有点钱的人总喜欢来这里泡泡温泉,冲冲浪啥的。这里也有很多杏树,除了道路边零散的杏树外,还有一片地是专门种杏儿的,然后用栅栏围了起来,上面标着,偷摘,罚款100。还别说,这真管用,来这里游玩的人也真有素质,杏儿熟透了,落了一地,也没人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