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在希望和失望的两头摇摆,对可期望的目标的拆解,觉得是可以触及的,且手头上满满的各项已经开了头、正要进行的事;但失望的是,看的书只不到一般就无疾而终、躺在kindle的是深处,只是囤积而不使用,只设想而不践行,只学习而不应用。
以二级市场的投资(经营)为例,买了10来家企业的企业的部分股权(不得已用这样装bility的词汇,但为了厘清玩票和严肃投资的区别,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使用“股票”这个概念),有赚有赔,这半年提升的一点是,不怎么去看价格本身,而是重点放在企业的业务、新闻以及如张化桥等我钦佩牛人的相关点评,以此为“研究”的起点。但遗憾的是,我几乎只是稍稍起步了而已,根本没有深入,也根本谈不上有我的洞见,实际是配不上[研究]一词的。
发现我的买入理由,占大部分是根据分析师或雪球上的评论,且不论精华与否,但这是二手资料,对于一手的财报,我却没耐心子看完;只是浏览公司的主页,略着看企业新闻,而这些资料是价值含量极小,可能因为猎奇而泛泛浏览,真正的经过会计师核算过的财报,却少有问津。
更为有意思的是,我的避难就易的懒惰在作祟,多数看的是中文资料,关于企业本身,也关于所在市场监管、惯例的一些了解,ibkr的交易者大学我听的还是中文,sec的Edgar系统,其实并不熟悉,只是知道了,囤积待读,而实际到如今还只是泛泛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