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头条上看到一则新闻,是一个女儿要和父母断绝关系,原因是父母把全部积蓄拿出来,给她的弟弟买了房,还吩咐她和女婿,到儿子结婚时多多帮忙,女婿还满口答应着呢,结果这女儿就不依不饶了,不仅不准备帮她弟弟,还要和父母断绝关系,连养老也不管了。意思是财产给了儿子了,让儿子管去吧。
没想到评论里还有一大波人赞同。我有点苦笑。
我也是一个当姐姐的,下面有三个弟弟,而且年龄还挺近,在我们村里,就是叫“挨肩弟兄”,要大一起大了,父母为弟弟们的买房娶媳妇愁白了头,我心疼他们,当然,我也心疼弟弟们,没用父母和弟弟们吱声,我就出于自愿,帮他们,每当我将钱邮寄回家,父母和弟弟们就再三推辞,他们也心疼我,告诉我不用为了他们耽误了我。
可是,每个人想法不同吧,我总是认为,父母家庭是我的大后方,他们开心幸福了,我才开心。所以,我和我男朋友志同道合,一起努力,加班兼职,直到帮三个弟弟都买了房,娶了媳妇,当然他们也在努力打拼。我们的齐心合力,完成了父母的揪心事,他们都安心了,我和男朋友才松了一口气。
我是在三个弟弟都结婚后,我才结的婚,当我和男朋友领证结婚时,我们还是租的房子,可过了一年,我的三个弟弟合起来帮忙,为我们也买了房,父母看到我们的团结齐心,无比安慰,尤其是看到村子里的其他人家,因为点家底,吵架打架的,他们就格外夸赞我们,经常在村子里显摆自豪。
在中国,凡是有儿子的家庭,哪一家不是财产都给儿子,这个社会风气是女人们自己造成的,请问,有哪个女的嫁人不要房、不要车?你自己的父母把积蓄给了弟弟,你反感了,可你又希望婆家把积蓄都给你丈夫。
我认为,就现在的社会环境,女儿在娘家争夺财产,除非你娘家是大富豪,否则,就是你做女儿的自私、不孝,这种女儿,就是家里没有弟弟,她也会嫌父母家产少而拒绝养老的。
评论中,还有人提到樊胜美,电视里的樊胜美是作者想要改变社会风气树立的特例,真正的中国家庭,只是把大财产给了儿子,并不耽误女儿上学成长,儿子里也没几个樊胜美的哥哥那样的,他们也大多感激父母家人,感激姐姐或妹妹的。
改变社会风气还是得靠女人自己,如果人人要彩礼都酌情而定,那才能“扳过来”,而实际情况是恰恰相反的,彩礼越要越重,大多父母克勤克俭,把一辈子的积蓄搭上还不够,还得借贷,你在这里张牙舞爪,要和父母断绝关系,父母哪里还在头疼,该上哪里借钱,等你做了父母,有了儿子,你就会明白,他们真的是不容易。
女方在自己家里不分财产,同样,婆家的女儿也不分婆家财产,有什么不平衡的理由,又有什么理直气壮,断绝关系!中国的社会大环境已是这个样子,人人都一样,岂止是你一个人委屈了?无非是自私不想孝顺找的借口罢了。
一贫如洗,拾荒老人,大山里的贫困家庭,孩子们因为没财产可得就都有理由不管父母爹妈了吗?